(特约记者郭书峰)2019年8月25日,笔者到汝州市小屯镇路寨村,对向汝州市档案局捐赠《故园·故人·故事》书籍和近日汝州市文联、汝州市作家协会举办研讨会研讨的《故园·故人·故事》作者路运奇先生进行了专访。 见到路运奇先生时,他正在烧水,给我的印象是朴实,厚道,我说我是慕名拜访你这位作家的,他笑着说:“我家世世代代农民,祖祖辈辈没有读过书,托共产党的福,在新中国建立后,进入学堂,1989年取得了(农民)会计师资格,一生种地,作家可不敢当,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往事写出来”。 路运奇,男,出身于灾荒饿死人的民国31年暨公元1942年,1957年高小毕业,小时候喜欢听老人们讲些陈年旧事,又加上自身几十年的风雨坎坷,进入老年后,身闲体健,儿女都已成家另过,作者一面继续种着3亩责任田,一面侍奉老母,过着农耕之乐的幸福生活,农闲之时,总是在回忆脑子里积累不少家乡零零碎碎的往事,感到有些事回味起来挺有意思的,就有想把所知道的往事写出来的念头,于是从2004年开始动笔,《路家渠兴衰记》是我初写的第一篇文章,复印多份在村上让有文化的人传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谁知这第一篇文章得到本村好多人的称赞与鼓励,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网友千里马先生,他是这样鼓励我的,一件事坚持一年是兴趣,能坚持10年必出成果,今天的付出决定明天的收获,今年的努力决定明天的成绩。作者说:“让他想不到的是我所撰写的作品,10余篇被《朝川河》杂志上选用刊发,特别是2015年平煤集团举办建矿60周年文学大赛叁赛作品1800多篇评出一等奖14篇中有我的一篇《一月保长路礼宪》,这成了我生命不息笔耕不止的催化剂,总之我想,我是一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激情燃烧的岁月已过,如今人老体衰、智低,也没有多少正能量,但也要发挥,余热仍有发光处,人老未必万事休,健趁夕阳写往事,传承后人解乡愁。在好心人王俊刚、张礼安、杨占营等先生的帮助下,作者查阅各种资料,走访多地的当事人,加上自己的记忆和积累,整理写就的一部浅白易懂、极富乡土气息的作品。出资2余万元出版印刷约40多万字的《故园·故人·故事》一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册,讲述了路家寨的物、事、人,这套书有家史、有村史、有方言史、有水利史、有婚丧嫁娶史,可以说涵盖了一个村庄数百年来的发展变迁历程,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一应俱全, 作者用虔诚的文字,为我汝州市一个普通乡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古老往事立照存言,虽然图片不甚精美,语言不甚讲究,但更加淳朴、更加醇厚,更接地气,更有地方特色,既具有可读性,又极具史料价值,是了解汝州民国史和汝州乡土风情的一个窗口。 路运奇以一个七十多岁老农民的身份,几十年如一日挖掘路寨村的演史,不计私利,走村串户,寻根查祖,用浓浓乡情述着汝州草根阶层的人生五味;用缕缕乡愁启迪着人们不忘初心的美好理想;用袅袅乡音闪烁着汝州本土文化的意义灵光。写的虽是《故园·故人·故事》,但让读者品味的却是“乡情·乡愁·乡音”。这种可贵的精神取向,珍贵的史料价值,鲜活的草根文化,浓厚的人文情愫,质朴的文风,俚俗的乡土语言构成了这部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些已经濒危的村落历史文化,经路运奇及时发掘、整理成文字将其留存,对于保护汝州文化遗产也是意义重大。 路运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把我比做木小不能作大梁,当个牙签最恰当;学那野外的萤火虫,有一点热就发一点光;能把我的作品传承后人,让他们温故知新受到启迪,产生出爱国、爱党、爱村、爱家、敬老之心就是我的愿望;我在写作路上至今已15年,我打算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加入汝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山水宜居绿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党和政府也开始着手挽救渐渐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乡村开始修村史,很多家族开始修家谱,无论是修村史,还是修家谱,路运奇先生给大家带了个好头,提供了好方法,抛砖引玉,需要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文字工作者、有意愿留住乡愁的文艺志愿者,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深入到乡村,扎根在基层,与乡村老人打成一片,听他们讲往事,谈过去,记之以笔,留住乡愁,留住往事,也希望有意愿留住乡愁的文艺志愿者,埋头苦干,像路运奇先生一样,做一个文艺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