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能人姚战成 生活“智多星”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 作者:徐礼军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3
摘要:作为一名普通村干部,他每年调解民事纠纷超过300起,担任村里民调主任27年来,经手的案(事)件无一例差错,无任何后遗症,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多年来不懈地琢磨速算,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年近古稀思维仍十分清晰,心算速度超过计
        作为一名普通村干部,他每年调解民事纠纷超过300起,担任村里民调主任27年来,经手的案(事)件无一例差错,无任何后遗症,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多年来不懈地琢磨速算,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年近古稀思维仍十分清晰,心算速度超过计算器,他有什么诀窍?
        一位普通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见啥写啥,居然写出了150多首朗朗上口又接地气的短诗,而且每首诗都能熟练地背下来,他的灵感来自哪里?
       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的他,为何能过得诗意盎然?为什么被大家称为生活“智多星”?
 
       再难的民事纠纷他都能搞定
       汝阳县内埠乡内埠村是个人口过万的大村,北距洛阳45公里,南距汝阳县城26公里。村里有个“名人”,叫姚战成,他曾当过生产队长,村办企业皮鞋厂厂长、电线厂厂长、玄武岩矿矿长,都干得有声有色。不过,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他27年担任该村民调主任的经历,以及高超的调解能力。
       这么大个村子,哪能没有矛盾纠纷!有了矛盾纠纷,不能动不动就到法院打官司呀,村委会也不能图省事上交给政府处理,这时候,姚战成便有了用武之地。他绝不会让矛盾上交,而且即使是清官断不了的家务事,他也能调解得令人口服心服,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有几个案例颇能说明问题。
        两个村民因为所借麦子是否归还一事闹得不可开交。出借人甲说,乙6年前借了我95斤小麦,到现在也不还;借麦人乙说,我早就还了,是甲诬赖我。
         当时双方也没打借条、收据,口说无凭,怎么办?这事闹到村委会主任那里,主任解决不了;到法院打官司,法官也断不了此案,因为缺证据。姚战成说,他能解决。
        当晚,姚战成在琢磨调解方案时,突然从自己看过的一本书中找到了灵感。书中说,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所罗门,有一天审案时遇到两个妇女争夺一个婴儿的怪事。妇女甲指着妇女乙说,三天前她俩在同一个产房里各生下一个男婴,次日早上醒来时,她发现怀中的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仔细一看,这个死婴并不是她亲生的,而自己亲生的儿子居然在乙的怀里。妇女乙则辩称,甲说的是假话,她自己不小心,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现在却想把我的儿子抢走。
         两个女人争吵得不可开交。那时医学上还没有验血认亲、DNA亲子鉴定的技术,此案又没有其他人证、物证,怎么办?所罗门沉思良久,突然命令手下:“拿剑来!”两个女人都大吃一惊,问国王拿剑干什么。所罗门说:“既然你们俩都认准这个婴儿是你们的,又找不到证据来证明,我想干脆就把婴儿劈成两半,一人一半。”妇女甲听后当即要晕眩过去,随后失声痛哭,请求国王刀下留情,她宁可不要这个孩子,也不希望国王杀死他。妇女乙则恶狠狠地说:“好啊,既然我不能得到这个孩子,她也不能得到,干脆一刀两半,把孩子杀了吧。”所罗门就此断定,妇女甲才是孩子的真正生母。
         想到此,姚战成心中有数了,他叫来那两个当事人,说出了自己的调解意见:你俩既然争论不清,又没有旁证,那就干脆折中处理,乙还甲47.5斤麦子。
         甲一听,火冒三丈,气咻咻地说:“你说的是屁话,这是不讲原则、和稀泥!他明明借我95斤小麦,凭啥只还一半?!我这么多年的损失且不说,他至少应该借多少还多少吧!”乙则两手一摊,说:“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一半就一半吧,我还他麦子就是了。”
         姚战成盯着乙,严厉地训斥道:“你呀,白吃了这么多年粮食!别耍小聪明了!看你弄的啥事儿,活了几十年,还不明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为了95斤小麦,就让人家看不起你,值得吗?”
        乙毕竟心虚,乖乖地承认错误:“对不起,姚主任,啥也别说了,是我做得不对,我尽快还甲的小麦。只是我那麦子老瞎,子粒不饱满,还生虫了……”
        姚战成让他用100斤折抵95斤,乙表示同意,甲却说:“我只要95斤,多一斤也不要。我就是为了争这口气,根本不想占便宜!”
         这起“疑难杂案”,就这样让姚战成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这是他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生动实例。
         有同姓同宗两家,共处一院,同一个大门进进出出,时间久了便生出嫌隙,两家人心里都疙疙瘩瘩的。住在后边的那家想从旁边另开一门,这就需要在院子中间划个界限,后家要求前家在中线的基础上让出五尺宽做界墙,而前家只答应让出三尺宽。就为这,两家闹腾不休,寸土不让,甚至不惜武力相向,打得头破血流。双方闹到村委会,主任解决不了;他们准备到法院打官司,由法官来判定。老姚说,打官司既费工夫又费钱,还不如来解此难题。
         老姚了解情况后,先到后家做工作:“你们只要听我的,我保证不让你吃亏,到时候肯定让你的宅基证上多出两米宽。”那家的女人快人快语地说:“那好啊,我们肯定听你的,你可得说话算数啊!”“那当然,到时候还要具结调解协议呢,那可是有法律效力的。”老姚做完这家的工作,又到前家说服:“你们听我的,保证不叫你们吃亏,遂你们的心愿!”这一家也表示听从老姚的意见。
          老姚丈量好院子大小后,得知院子长度为54米,一分为二划出中线,再在此线位置上往前院移一米,然后在双方宅基证上分别填好数字,盖上村民调解委员会的印章。后家见自家的宅基证上果然比平均数27米多出了两米,变成了28米,高兴得屁颠屁颠的,只是有些不解。老姚告诉他们:“你们家本来要求前家让出五尺,五尺才合一米六七左右,可现在呢,你们比前家多出两米,没有吃亏吧?我说话算数的!”后家对此非常满意,甚至还觉得占了便宜。前家却有意见了:“不对呀,我们只答应让出一米,为啥他们家的宅基证上显示比我们家多出两米?”老姚说:“你们真糊涂,两家院子平均长度是27米,对吧?你们让出一米,不就只剩26米吗?他们家多出一米,不就是28米嘛!你们家吃亏了吗?没有吧?!”这两口子也点头称是。
         有意思的是,以前闹得像仇人似的两家,竟然皆大欢喜,不约而同地掂着水果和香烟,来向老姚表示感谢。
          还有一家,嫌自家大门前的路不好走,便自作主张在院墙西边开了个门,然后把西门外的村道砌上围墙,变成自家的专用道。他们这样做的底气和依据,是某前任村干部收了他们家2000元占道费,已答应他们家这样做了。村民们行路难,自然有意见,反映到村里,村干部多次出面调停都没结果,只好任由大家闹去。村民们便群起到乡政府上访。
         老姚得知此情,马上打电话让村干部把上访村民劝回来,说自己保证两个小时内解决问题。大家都将信将疑地回来等他解疙瘩。老姚把那家两口子叫到跟前,让他们拿出某前任村干部接收他们2000的收据,以及同意他们占道的证据。对方拿不出收据,只出示了一份村委会同意这一家占用村道的证明。老姚当着大家的面,斩钉截铁地说:“那位前任村干部已经去世,现在没法证明他接收过这2000元钱;即使他接收了,村里账目上没显示,没入账的话,就属于私人借款性质;至于这占道证明,分明是假的,你们看,证明人的签字,三个字就有两个存在疑点。所以,这家人的占道行为   是非法的!村委会应该尽快安排劳力和铲车,拆除这道围墙!”
         村民们纷纷鼓掌,称赞老姚能干。老姚却说,这问题本来就不难,稍微动动脑子就可解决。
          笔者问老姚,调解这么多矛盾纠纷,结果都很圆满,秘诀何在?他笑笑说:“遇事得动脑子、凭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来自书本。我平时喜欢看书,关键时候,这些书本知识就能派上用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必须懂法守法,依法办事。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一碗水端平,对矛盾双方当事人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当然,调解人还要有快速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
 
         再难的算术题他都能速算
         老姚除了善于调解纠纷,化解矛盾,还有一绝,就是心算能力超强。
          现在人们越来越迷信科技、依赖科技,有些人离了手机、计算器就几乎不会算账。老姚则不然,他没事时就琢磨速算,十多年来竟摸索出一套速算窍门。
          2019年7月19日,笔者到姚家采访姚战成时,他拿出写满速算口诀的笔记本,那上面还用目录进行了明确分类,包括整数加法、整数减法、整数乘法、整数除法。而四大类下面又分列小类,比如整数乘法、整数除法里面分别包括定位方法和各种运算。他说这些都是他慢慢琢磨出来的,没有向任何人学习。刚开始摸索规律时也很苦,找了一个月,终于找出了一些规律,现在计算起来完全能驾轻就熟。
他还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现场展示了他的速算实力。
          比如:1+3+5+7+9,他一眼看出等于25,至于方法嘛,“相数的平方就是它们的和”,即5×5=25。1+3+5+7+9+……99,总共50个数字,其平方数即50×50=2500。那么不隔偶数呢,则是“相数乘以相数+1之和”,如2+4+6+8+10+12=6×(6+1)=42,又如2+4+6+8+10+200=100×(100+1)=10100。这种不隔偶数还有多种算法,比如上面的2+4+6+8+10+12,还可以用“相数的平方再加相数”来计算,即6×6+6=42,2+4+6+8+10+200=100×100+100=10100,等等。老姚可以用四五种方法快速算出结果,这比你用计算器一个一个地相加要快多了。
           你可能会说,这有何难,这么有规律的数字算法,只是速算里的小儿科。那么,像1+2+4+8+16+32=?你能一眼看出来吗?老姚就能,他马上报出63的结果。再如5+10+20+40+80=155,1/3+1/4=7/12,2/5+4/7=34/35,等等,他都能扫视一眼便便报出得数。整数如此,分数、小数,他都能速算。比如任一数字乘以11,把被乘数的首位数和末位数分别作为得数的首、末位数,中间则是被乘数相邻两位数相加。就拿12345×11来说吧,首先确定得数首位1和尾数5,中间几位数则是1+2=3,2+3=5,3+4=7,4+5=9,得数就是135795,就这么简单!
          老姚见啥琢磨啥,总能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一个农民,琢磨这玩意儿有啥用?你别说,还真有用。一次,村民们丈量土地,几个人围绕一组数字折腾了半天还是算不清,老姚去了,三下五除二就算出来了。平时周围乡亲们算账遇到难题,找到他都能迎刃而解。于是,他常常骑着车子,带上小黑板,四处给学生娃或对此感兴趣的乡亲们讲速算。愿掏学费的,10元、8元不嫌少;不愿掏或掏不起出学费的,他也耐心地教。甚至在公交车上,他也向乘客们传授速算秘诀。有一次,在洛阳开往汝阳的客车上,长安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听他讲速算,听得入迷,直   到下车时,那人才恋恋不舍地与姚战成握手道别,还特意记下老姚的手机号,回西安后又多次打电话向他请教速算诀窍。
          这让老姚小有成就感,每次能帮到别人,他都觉得很幸福。老伴心疼他,说他傻出力,不计报酬地把自己苦心琢磨出来的窍门传授给人家,也不知图个啥。他笑而不答,但满脸得意之色,颇有自豪感。他说他最喜欢跟娃子们在一起,跟爱学习的人打交道,前者能使自己心态年轻,后者能在交流、切磋中增加新知和乐趣。
          这是老姚实践出真知、善悟出智慧的生动实例。
 
           再平凡的生活他都能发现诗意
           让姚战成得意的,除了善解纠纷、精于速算,还有诗歌。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农民,始终保持着生活的激情,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爱憎分明。遇到不平事,或直接出面干预,或写成诗歌予以讽刺、规劝;发现感人事或者美好的景物,他都要情不自禁地吟诵几句诗。
           老姚最早的诗作是2008年在北京打工期间,起初是闲时无聊,用诗歌打发寂寞,后来发现写诗很有意思,就把它当成了业余爱好。因为喜欢,所以有激情;因为对生活有火一样的热情,所以经常有灵感与他拥抱。
           在大兴区原生别墅当保安时,他得知给大家做饭的厨师很不地道,保安们怨声载道,但苦于无处求告。他就自告奋勇站出来主持公道,写了一首顺口溜《狠心的厨师》,贴在伙房的墙上:
北京大兴原生墅,雇有保安五十九。
厨师不念兄弟苦,心狠手辣坑众友。
买来鸡蛋和大肉,不声不响都拿走。
夫妻天天肉和蛋,吃得膘肥流着油。
保安天天喝菜汤,连点油星也没有。
如此厨师太缺德,大家能忍天不佑。
          小区物业公司迫于舆论压力,赶快换掉这对夫妻厨师。众保安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姚哥的诗真厉害”。他也没想到,自己的打油诗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从此,他迷上了写诗,见啥写啥。
          一天,老姚登上北京市中心83层高的国贸大厦,豪情满怀,感慨万千,随即吟诵一首《登高望京》:
高楼林立望不尽,远近高低各成景。
车多路窄如胡同,道路两边人蚁行。
建设塔吊密如网,座座高楼可摩云。
展望北京多锦绣,来日首都更迷人。
            他不仅盛情礼赞首都的美景,而且对家乡洛阳、汝阳的建设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喜在心里、念在口中、记在本上,他在《洛阳颂》中写道:
九都洛阳美如画,国色牡丹耀中华。
人杰地灵天下知,龙门石窟举世夸。
军工科研为龙头,国有大厂铸辉煌。
文明卫生最宜居,中原名城数洛阳。
           在北京当保安期间,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兄弟建立了深厚友谊,临别时不禁热泪盈眶,赋诗一首《保安颂》:
北京打工当保安,天南海北一家亲。
力保财物不丢损,起早贪黑守护勤。
领导处处关心咱,咱让领导可放心。
同心协力抢着干,善始善终我能行。
有缘明年再相会,兄弟情谊贵如金。
          外甥结婚时,他写诗表示祝贺;去郑州某高校参观时,他即兴赋诗,引得不少人好奇围观,郑州晚报记者闻讯赶来采访了他,后来他的事迹还见报了。
           也许,你觉得这不能叫诗,根本不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顶多只能算顺口溜。的确,纯粹从诗歌角度看,这些诗不能称为好诗,但它们发自老姚的肺腑,源自生活底层,既朴实又很接地气,比那些无病呻吟、让人莫名其妙的诗更亲切、更来劲儿。
           这些诗,有些是在十几年前写的,但他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而且背诵时还饱含激情。这是他对生活的用心感悟,对平凡日子的感恩回馈。如今,老姚依然保持着他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锻炼,包括长跑、做健身操等;晚上散步、做操;平时读书看报、琢磨问题,帮老伴干家务、带孙子。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他干体力活儿,不输给年轻人;他眼不花、耳不背,看书不需戴眼镜;他烟酒不沾、不骗不赌,照样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诗意盎然。他说他还会继续写诗,写出他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亲朋好友的真情。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加上他超强的悟性,我相信他的诗会越写越好。
           按说凭姚战成的智商和阅历、精力,早该干成一般意义上的所谓事业,但67岁的他如今依然在一家生产地板砖的工厂打工,而且还要轮流上夜班。不少人替他惋惜,他却乐呵呵地说,不管干啥工作,挣钱多少,只要有个好身体、好心情、好家庭,就可以知足常乐。这可能就是他健康、快乐的真正秘诀。
          实操高手在民间,排忧解难若等闲。生活“智多星”姚战成,目前最大的心愿是能在一个培训机构讲课,把自己所学所悟的知识、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来人,让这些实用技巧更好地方便生产生活,造福社会大众。
          这样的民间高手,值得我们为之点赞!愿不忘初心、逐梦不止的老姚,早日梦想成真、心态永远年轻!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