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洛阳雀金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对外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雀金绣艺术品,引起一时轰动。雀金绣是古代御绣刺绣艺术,主要材料使用孔雀羽翎和黄金丝线, 全手工制作而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是雀金绣发祥地,已有3000多年历史。雀金绣传承人王丽敏介绍,目前雀金绣已发展到十大系列,每年实现 产值2000多万元。 此外,平乐牡丹画、洛阳三彩、仿古唐三彩艺术品、仿古青铜器……洛阳还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竞争力的工艺美术品牌产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透露,近年来,洛阳唐三彩在国内外影响力继续提升,先后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和中国陶瓷行业最高奖。 借助洛阳发展文化旅游的新机遇,高水旺决心把洛阳唐三彩展现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年上半年,他先后在杭州、广州、深圳、昆明建立了洛阳唐三彩展示中心,计划明年在全国成立20家分部,力争3年内成立100家分部,实现洛阳唐三彩“根在洛阳、遍地花开”。 2009年7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郭爱和提出的“洛阳三彩”,正式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独立门类。他开拓了“三彩窑变”研究领域,通过 内容、题裁、形制新突破,提高了“洛阳三彩”的艺术价值。他创作的三彩釉画作品,浸透了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陶瓷材料与陶瓷艺术 工艺的有机融合、陶瓷装饰艺术与环境美学的有机统一,被赋予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的灵感和生命力。 作为黄氏粤钰青铜器第17代传人,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烨儒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青铜器高仿制作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青铜器仿复制技艺的一大突破,生产出来的高仿真的商、西周青铜器,引领国内青铜器最高工艺水平。 作为举世闻名的牡丹花都,近年来洛阳市不断加强牡丹产业调整和支持政策,着力由观赏为主向种苗、盆花、切花、深加工多方向并进,引导牡丹产业向全链条发 展。利用牡丹花、叶、茎、根、籽,洛阳市一大批企业,先后研发加工牡丹食品、牡丹饮品、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牡丹保鲜工艺花六大类200多 种加工产品,将牡丹文化以一种更为实用的载体走进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