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于学勤,男,汉族,1965年10月生,大专文化,三级警督警衔。1982年10月参军,先后三次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85年9月16日在对越作战前线“火线入党”,1987年10月从部队复员,至今已有33年的党龄,多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现为扶沟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捌王警务室民警。
扶沟县隶属河南周口市,是周口、开封和许昌三市接壤交界县,在离扶沟县城七公里之外有一个被当地群众称为家门口的“夫妻派出所”,说是派出所,其实,它只是一个只有一对夫妻民警的警务室,这个警务室的名字叫“拐王警务室”。民警于学勤,协警妻子张会侠俩口子一日三餐吃住都在警务室,警务室就是他们的家。用拐王行政村村支部书记何春选的话说:“只要有老于在,俺村里就和谐,矛盾就都能解决!他夫妻俩在这儿,我心里踏实多了!”辖区内,张家生孩子入户口,李家家庭闹了矛盾,王家生活有了困难……这些事整天让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警务室里,俩口子生活着、工作着、快乐着,一天天,一年年默默叙写着一个又一个警爱民、民拥警的故事。
为工作:把警务室当成家
2002年3月,于学勤调入扶沟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工作,他丢下家中需要照顾的父母和需要呵护的孩子,来到了距周口70多公里扶沟县,无论怎样说,他当时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毕竟在家习惯了“孩子老婆热炕头”的生活。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于学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不但很快适应了那里的工作环境,还爱上了那片热土。2006年10月,上级开始推出警务室建设,于学勤毛遂自荐下到了全县第一家警务室——后张警务室。面对离县城七公里的警务室,当时那里水、电不通,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他进百家门、办百家事,零距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村民都亲切地叫他“老于”。2016年初,后张警务室经过改造更名为“拐王警务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于不想再往返周口和扶沟两地来回跑,再加上妻子体弱多病。为了不想因为“家”再分散精力,为了更好地工作,2016年10月,老于把妻子张会侠从周口市区接到了警务室,夫妻俩把警务室当成了家。上级考虑到夫妻俩的实际情况,将妻子张会侠成了警务室里的一名辅警,夫妻俩凭着一腔热忱,以爱民亲民、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在当地被群众传为佳话,夫妻俩人所在的警务室也被称为“夫妻警务室”。
接地气:和群众成了好邻居
在警务室工作时间长了,与群众打交道也多了,辖区群众给老于也都是称兄道弟,很多都成了好邻居、好亲戚。去年初,警务室北边30米处的邻居陈四军得知老于的妻子张会侠身体生病住院,悄悄地把家中积攒的一兜子土鸡蛋提到警务室,说是给老于的妻子补身子,老于说啥也不收,但陈四军硬是把鸡蛋放在警务室的墙角了。第二天一大早,陈四军还带前着老婆,直接去医院看老于的妻子张会侠去了……采访时,提及此事,老于俩口子还眼泪汪汪地说,陈四军不仅是好邻居,而且还像亲戚一样。村民陈平洋说,平时“夫妻警务室”是俺的落脚点,有一次在地里收庄稼,天下起了大雨,我一口气跑到警务室躲过了一场瓢泼大雨,当时张会侠煮的面条俩人非要我吃了一大碗不可。他还说老于夫妻俩不但是个热心人,还是村里最能靠得住的人。村民王老汉有两个儿子,因为文化水平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王汉如今快七十岁了,因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因此只要他一生病就先给老于打电话,说是老于比儿子还靠得住呢。
在警务室,过年时,于学勤老家的亲戚送了个“羊筒子”,老于分成“八块”送给左邻右舍过年吃;端午节,村民陈留根把老婆包的粽子会一大早地送到警务室给老于夫妻俩吃;中秋节,外出打工的村民陈金山回来带来了一瓶“烧酒”也悄悄地放到了警务室桌子上,旁边的纸条上还清晰地写着:“谢谢于大哥帮俺看好了家和地里的庄稼!”平时,村民将自家种植的蔬菜用塑料袋装好送至警务室给老于夫妻俩吃。
像村长:村里啥事他都管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老于帮人解决邻里纠纷还真有几招,有群众还说老于就是“村长”,而当他为民解决好矛盾纠纷后就象“老玩童”一样地开心快活。
事情发生在辖区后张村,村里有张大某和张小某两户是邻居,因为下雨天排水问题两家结下了怨恨。两家人不但平时见面不打招呼,有时在田间地头还要吵上几句。
因为他们两家是邻居,这情况就好像是埋了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吵起来或者动起手脚来。果不其然,今年麦收季节,农村大都用上了大型收割机。在农村,一般情况下谁家用收割机收麦,都会和地边邻居说一声,大家和和气气好收麦。但是由于麦收前几天是阴天,张大某先叫来一台收割机进行抢收小麦,收割机多次压过张小某家的小麦地,张大某认为张小某到时候收麦时也会从他家地里压过,他就没有给张小某说一声。于是,张小某发现情况后曾经的矛盾再一次变得火药味十足。张小某放出话来说要教训教训张大某。本来两家人的性格中或多或少都含着火气,大家都明白,他们说的都不是玩笑话。
老于的老婆张会侠从村民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告诉老于,老于立即出马了。老于平时做事雷利风行,说话有理有据,礼节礼貌周全,人看上去也很和气,因此,平时他讲话大家都爱听。作为一名老民警,村里人也都会给他面子的,这一点,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于是,他首先跑到张小某家找到张小某,一开始啥都没说,就和他天南海北地聊天,还帮着做些家务事,搞得张小某很难为情。而后老于又跑到小麦地里找到正在收小麦的张大某了解情况,这样他往返这两户人家跑好几趟后,张小某憋不住了,开口说,你不就是为那收小麦的事情来的嘛。行,我给你个面子。就这样,老于还二话没说,自己联系了一辆收割机老板,说是亲自帮助张小某家收小麦,这事就这样解决了。当天晚上,老于也因此高兴得喝了一壶小酒,每当提起这事他都会说:“其实,他们两家都爱面子,是为了要争口气”。老于早已明白这些淳朴而带着几分倔强的村民的个性。就是带着这样的好作风、好脾气和好耐心,这对夫妻民警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都会来到夫妻警务室找他们。”辖区郑关行政村吸毒人员王大娃(化名)被公安抓获后转为社区戒毒两年,年纪轻轻也没找到对象,对此,他本人和家人都很着急,老于知道后对他除了管教之外,还帮他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和对象。当初,因他是吸过毒品的人,找工作时处处碰壁。老于就积极地找到用工企业单位,亲自找领导担保让王大娃上班,同时严格要求王大娃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如今,王大娃在扶沟县某单位当司机,月收入近3000元,还谈了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前不久,两人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听说王大娃结婚了,老于拉着我在房间了又是唱啊,又是跳,象个老玩童一样一样的开心!”老于的妻子张会侠说。
本辖区:10年无“命案”
扶沟县隶属周口市,是周口、开封和许昌三市接壤交界县,其中“拐王警务室”下辖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12689人。该辖区连续十年无命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曾经获得过全省第一。
在这个小小的警务室里,老于夫妻两人,勤恳工作、忠诚奉献、默默为村民书写着平安和谐。夫妻俩人不仅对辖区所有村民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走遍辖区每户人家。平时接触得最多的也是村民间发生的矛盾和调解矛盾。如今,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日渐减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打击违法犯罪,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是我的主要职责,但是做好辖区的治安防范,努力让辖区少发案、不发案,让每一位村民更幸福,让每一个家庭更和谐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访时,于学勤说。
为此,于学勤、张会侠夫妻俩结合县公安局的巡警大队、派出所巡逻队、治安联防巡逻队、和辖区的义务巡逻队等巡控力量开展工作。他忠于职守、高度负责,多方借力,全力提高巡逻、走村串户宣传国法政策的针对性,全力压降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减少案件发生。“每天看到夫妻俩民警在村里走访,村民晚上出门胆子也大了起来。”家住马村三组的陈树启说。平时,老于还善于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宣传、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线索,有的村民虽然平时难以被辨别出来,但是在关键时候都会悄悄地给老于打电话。2015年夏天一个中午,一村民给老于打电话说在辖区郑关行政村,陈某和王某争吵不止,气势很凶,还动起手脚打起架来,场面很难控制。得知情况,老于急忙跑到发生地点,二话不说就上前把两人拉开。老于正准备歇口气时,突然发现喝醉酒的陈某转身打开车门,从车里拿出一把砍刀正要砍向王某,并大声喊要砍死王某,老于急中生智上去抱住陈某的腰不松手,陈某拚命想挣脱执意去砍王某,老于紧紧抱住陈某靠在树杆上说:“兄弟,你得听劝,你不听我劝你还听谁的?王某他不认识你、他弄错人了,他也不该打你,这事有我在,咱好好说,好商量,请你放心,你先把刀放下,我会把这事处理得让你满意。”原来陈某喝酒后,在王某屋旁拉小便,大白天男女老少都在家,陈某的不雅行为让王某很是恼火,两人劈头盖脑就打了起来。经过老于的劝说避免了一起恶性案件,事后陈某对老于说:“老于哥,要不是你,我肯定用刀猛砍他。现在你不但救了他,也救了我。当时他先打我,我快气死了!”。为此,陈某还给老于送了一袋核桃来感谢老于。
“服务群众,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是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承诺,也是我夫妻俩对辖区的一份责任,人心可以沟通,案件也可以预防,这样会让村民更幸福,让家庭更和谐……”现如今,解决群众困难,化解家庭矛盾,预防案件发生对片警老于夫妻俩来说,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一种目标。
铁心跟党走,做个好民警。“我永远会记得,我是名老党员,更会记得入党时的誓言,我爱我的社区民警工作岗位。”采访结束时,老于向笔者告别时深情地说。(任君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