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晓伟
一
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是发生在上元二年(761)秋天的事。
如今,我们已无法去还原那天晚上的狂风是如何的肆虐,暴雨是如何的倾盆,环境是如何的凄凉,诗人是如何的落魄。但是,我们可以想像的是,上元二年(761),是在李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由繁华走向没落的分水岭间,此时,大唐江山风雨飘摇,朝廷尚且自顾不暇,那还能顾上百姓的死活,何况一个风烛残年,穷困潦倒的诗人的凄凉晚年。
应该说,有唐一朝,所有的诗人和文人,遭遇都相当的不错,当然,期间也有遭受迫害,怀才不遇的诗人,但那种个别现象,在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盛世唐朝上空氤氲着的浓厚华丽的文学气息,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宋朝勉强可以一比,但是,积贫积弱的宋朝,那堪比拟强大的唐朝。
现存唐朝诗人的画像,大都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样子,从中大概可以看出他们的际遇,唯有杜甫除外。杜甫的画像,除了一脸的褶子外,就是满脸的苦大仇深和阶级斗争。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当然应该去怜惜他、同情他,但是,我们除了对于杜甫这种迟来的同情外,也仅剩下迟到的尊敬和佩服了。
二
唐上元二年(761)秋天的一天,那天狂风大做。大风过后,黑云涌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催”之势。不用说,令人断肠的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刚刚尘埃落定,而其带来的创伤尚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又值关中地区天灾人祸闹饥荒,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迫于生计,弃官来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
其时,暂时的安逸让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却丝毫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满腔的忧国忧民情怀。令他更难预料的是,即使这短暂的安逸,也随着上元二年(761)这一年秋天的一场暴风雨而消失,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充满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三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观望它、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大动了肝火,他还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和恼怒。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处,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诗人终于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聊以御寒的破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的不象样子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四
杜甫(712-770,唐朝诗人,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他举进士不第,便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因为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低层人民的生活,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后来,他靠献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拜左拾遗。长安收复后,杜甫随肃宗还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他又弃官前往秦州、同谷。随后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他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客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形式,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他的诗歌,继承和发展自《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这与他所处的年代有关。
五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杜甫,这一生穷困潦倒、多灾多难、命运多桀、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他悲天悯人的性格、坎坷悲惨的遭遇总让人想去仰天长啸一声,一发心中那股被压抑已久的怨气和感慨。
尽管他被后世称为中华文学史上唯一的诗圣,尽管后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但他一生所度过的时光,也仅数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后这段时间较为安稳和舒心。
这一段勉强可称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他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这段日子也就结束了。
茅屋吹破了可以重修,但大唐支离破碎、风雨飘摇的江山,又怎样去维持呢?
所以,杜甫此时发出的哀号,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叹,恐怕也有对大唐日薄西山的江山发出的感叹。他没有处在庙堂之高,却站在了江湖之远,所以,他看到了的衰落。
又能怎样呢?每个朝代由强到弱、由盛到衰自然有它的原因和规律,再伟大的人物,也不可能扭转历史前进的步伐,何况一个潦倒的诗人呢?
我们可以去敬仰诗人,可以去尊重诗人,却不可能去责怪诗人,毕竟,他处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在此时,他发出的哀叹,代表着千百万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心声。
六
无论如何,杜甫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自然与他的诗有关,也与他一生的经历有关。
如果没有他一生游历河山,如果没有他一生穷困潦倒,又怎能写出深刻揭露黑暗现实、深得民心的绝妙好诗来呢?应该说,正是由于他的这些遭遇,才成就了他诗圣的英名的,如果说他的遭遇是不幸的,那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又是幸运的,毕竟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就出他这么一位诗圣。
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所幸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被激发出来,他的悲愤,终于化成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他呼啸而出,石破天惊,横空出世,成为了千古绝唱。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真情迸发,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最后,让我们以诗人的这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结尾,也算是对他的一点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