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睢县董店乡:多举措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董店乡位于睢县北7公里处,地处宁陵、睢县、民权三县交界处,县产业集聚区坐落在境内,区位优势明显,高速连接线振兴路、省道211线,县道罗冯路,纵横全境,交通十分便捷。辖44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新建了南苑、北苑、皇台三个新型社区。全乡共有6.5万人,乡域总面积85.4平方公里,7.8万耕地,农业人口和乡域面积是睢县第一大乡。是县外引内联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要地和重要窗口。
2017年,董店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紧扣县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乡域经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伟战略目标,保持了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董店乡作为传统的农业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底子扎实,传统的种植小麦、玉米的模式,使该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董店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多方论证,作出科学规划,决定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为经济、观光、旅游、休闲等为主的规模性、集约性、生态性的高效种植模式,围绕打造董店乡新型特色农业,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高速路连接线,打造公路两侧的旅游产业。在台南拟建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在台北建一座30多亩的多肉植物园大棚,实施观赏农业。二是围绕罗冯路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在王集东地罗冯路北建2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流转王集、赵庄、杨桥等村委土地2000多亩,睢县同发展有限公司脱水蔬菜加工厂,种植香菜、香葱、大蒜、芦笋等脱水蔬菜;流转王集北、杨桥等村委土地流转1000多亩,以康之源药材有限公司为引领,种植白芷、白芍等中药材,搞药材种植加工基地。三是在王集村东、罗冯路南建成万亩良田示范基地。四是在帝胡路两侧流转帝东、帝西村委土地1000亩,为睢县帝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香菜、香葱、大蒜等蔬菜进行脱水加工及冷藏。一茬三熟的套种模式,大大提升了贫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种植、加工、销售链完整,形成一个种植、加工、销售的示范基地。五是在姜营、林场为凤飞禽业流转土地850亩(其中,150亩用于生态循环,养猪场建设,700亩用于桃、梨、苹果树种植,以养促种,形成立体循环生态农业,土地流转的典范。)六是利用帝丘传统花生种植区的优势(现有花生种植面积30000亩)建一个花生制品厂。延长产业链,变原材料销为深加工后再出售,提高产品附加值。七是围绕东环路北延,城乡结合部,打造养种循环经济基地。在董东、河沿、刘小庄等村委。在董东传统种植大棚蔬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整合河沿、刘小庄的分散养殖资源与董东的大棚种植相结合养殖粪便供应于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形成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以上经济发展措施,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工作。
         二、准确定位,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让农村逐步趋向城市化的新型转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农业经济更进一步得到发展,董店乡高标准、高质量兴建了南苑、北苑和皇台三个新型的农村社区。一是皇台社区建在睢县北部,社区建设规模345亩,其中皇台村民泰路两侧沿街商住楼占地120亩(拆旧建新)新建区占地225亩,总投资1.8亿元,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35平方米,商住楼及居民安置楼为多层,公共设施建筑面积9251.6平方米,道路设施10.08公里,供水10.86公里,排水10.86公里,可容纳社区居民0.5万人,全部实现供水、电、路、网络五通。现已建成两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便民服务大厅,一个社区幼儿园、水厂及垃圾中转站。极大提高了居民入住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准备以下措施进行整改。一是建设中式传统院落100套,二是积极筹备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绿化、亮化等必要的公共设施,提高入住环境。三是结合睢县建设鞋业小镇的总体规划,社区转型为旅游地产,打造采摘休闲、观光旅游、商务洽谈、购物、家庭自助、厨房、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的后花园,从而带动社区科学运作,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就近就业,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战。
       三、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乡域经济再铸辉煌
       近年来,睢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董店乡政府认真做好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发展本乡经济,使本乡工业经济稳进增长。一是以安踏、特步为代表的制鞋企业130多家落户睢县,以富士康为代表的30多家电子企业建成运营。睢县制鞋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逐步形成。董店乡作为产业集聚区所在地,全力做好了项目落地的征地、拆迁和服务工作,我们先后拆迁了尤寨村、五里庙村、罗楼村、程寨村等3000多户。泰山路等五条横向大路,中央大街等五条,道路建成路网,征用土地近万亩。今年以来,为落地项目乔丹征地350亩;终端智能400余亩,亿仁鞋业230亩,同时服务好产业集聚区路网提升建设项目服务好乔丹、智能终端、特步鞋业、特跑赛车、亿仁等续建和新建项目建设。抓好软环境治理工作,积极化解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有关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临时招工,及其它工作。积极向产业集聚区企业输送贫困劳动力,有效推进务工脱贫。二是鼓励有技术、有远大志向的青年返乡创业。如:阙庄黄少阳兴建的塑料制品加工厂保证了60多位贫困人口的就业,赵庄赵同峰兴建的商丘同发蔬菜脱水加工厂,流转土地1000余亩,拉动周边种植菜农500多户,种植香菜、香葱、大蒜等蔬菜面积1000多亩,使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解决了400多位贫困人口的就业。以上这些措施调动了群众劳动的积极性,为我乡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写下光辉一页,同时也为我乡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四、提升健康意识,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丽乡村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本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大力营造清洁、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点”带面的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活动为切入点,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明新风,整治脏乱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积极树立新风尚,扎实营造新环境,在全乡形成“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我行动”的良好氛围,切实为我乡建设新型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为此,该乡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成效,与北京首创公司相结合,成立了140人的环卫队伍,配置垃圾桶380个,并指定垃圾收集坑一个。环卫工人负责打扫和收集生活垃圾,由首创公司负责统一清运,环卫人员全部是我乡贫困户,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加快脱贫速度。二是集中行动,清理垃圾死角,在全乡开展以“三清六改建家园,文明新风进农家”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活动,广泛开展以治理三乱(即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放),清理三杂(即杂草、杂物、杂堆),推广三改(即改水、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美好家园,培育社会新风的系列活动。三是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时间义务劳动,对城镇垃圾死角进行清理。四是实现道路绿化,打造绿化环境。指定专业护林员,对街道两侧绿化树进行管理。40名护林员全是贫困人员,增加了贫困人员的收入让他们早日脱贫。
        五、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奋力开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
        今年,董店乡党委政府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赋予、美丽、幸福董店的奋斗目标和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乡富民”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董店乡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开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一是提升生态环保水平,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绿色长廊,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二是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在董店乡阙庄村兴建一个光伏发电占,占地面积80余亩,发展生态种养循环发展,整合河沿、刘小庄分散养殖资源与董东大棚、温室种植业结合(大棚223个,温室面积200亩),养殖的粪便,供应大棚,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形成无公害,既然增加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成本,使贫困菜农早日脱贫。三是提升绿色惠民水平。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增加优质产品供给,让良好的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绿色福祉,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抓好生态宣传,教育和推广,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发展的成果给董店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公室)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