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弄潮儿勇立涛头 一束光亮照明天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刘震 张然

       弄潮儿勇立涛头    一束光亮照明天  
       ——记河南省淮阳县科润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陈光明


市县领导前来参观养牛场
 
       看上去很精干,实际上特精干。这是河南省淮阳县科润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陈光明给记者留下采访前后的两个最初印象。
       随着采访不断深入,原来,陈光明这位成功人士同样也有自己挥之不去的辛酸史,同样也有自己抹之不去的创业史。尤其是在谈起为啥非要回乡创业这一问题时,他眼里顿时含着热泪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诗句给予响亮回答。
       少小离家去打拼
       1980年8月16日出生的陈光明,从小就跟着爷爷在淮阳县城读小学和初中,这位平时爱读书的少年小伙,因酷爱写作,造成偏科,从而导致升高中时仅差2分,没被当时叫得最为响亮的省重点中学——淮中录取。
       后来,陈光明转到朱集乡高中读书。当时因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考虑读不读高中一个样,农民的孩子反正有几亩种着哩,无论如何也饿不住。就这样,陈光明读高二那年就离开了心爱的学校。从此,便在家中放牛、养羊、喂猪,割草喂养它们,这些决不是一个不安分青年的最终选择。
        一天,父母因一事狠狠训了他一顿,性格倔强的陈光明一气之下于2001年2月怀揣梦想的他便离开养育他十多年的这片热土,选择了外出务工。
        他首先到郑州去寻找工作。“当时,年龄小,又没啥技术,所以人家叫干啥就干啥,只要能挣钱糊口就行。”据陈光明回忆。
        最早一份工作就是帮别人卖图书,送书送报,心想:“自己干这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看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于是,他每天起早摸黑为别人卖书卖报、送书送报。
        然而,为别人干了一年,图书老板只管吃住,工钱一份也没给。“因为,当时不学法,不懂法,更不会用法。所以,只自认倒霉。”陈光明说:“不过,自己总算知道个中经营窍门,随后自己便单干起来。”
       后来,陈光明购置一辆旧自行车,拉着书报在街头摆摊设点搞销售。“生意还算可以,够在郑州吃住的。”他笑着说。
       躬身向下挣白银
       2002年3月,陈光明手中有了些积蓄,又向同乡好友转借些,开始在郑州德化街租房搞图书及音像批发。他说:“在街上到处摆摊设点,一是城管人员到处赶,自己到处跑;二是这样做毕竟太辛苦,还挣不到太多的钱。”
       “自己当老板搞批发情况就不同了,既能挣到更多的钱,还能让更多的人前来就业。”他又补充道。
随着时间推移,加上陈光明经营有道,坚守诚信经营,所以回头批发的顾客较多。几年后手中有了更多的积蓄,接着他又扩大经营范围和品种。
        他先后在北京华联,郑州金博大,丹尼斯等超市经营图书和音像,后来又发展到10多个门店。
        手下员工就有20多个,当时每个员工工资都不低于1200元,而且还管吃住。因此,许多员工都愿意跟着陈光明干,人人务工都很卖力气,个个务工都很踏实。再加上,          经过培训的这些员工说话和气、买卖公道,每个图书音像店又都极具一定诚信度,所以回头批发的顾客及购买的散客都很多。
“尤其是节假日,批发客人多,家长带孩子购书的也多,有时忙起来,真的顾不上吃饭。”陈光明说。
         就这样,陈光明在图书音像销售行当里,一干就是10多年。当然,他也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陈光明与温顺牛在一起
 
         回乡成为创业人
       有了人生第一桶金后,2013年3月的一天,陈光明到东北辽宁游玩。并顺便拜望一位交往多年的朋友。
       朋友家中是养牛的,并有近千头。此时,陈光明心想:“地是万物之本。任何东西都是大地所出,现在自己有了一些资金,为啥不去好好回报家乡父老呢?”
       朋友也劝道:“光明,如果你也回家养牛,肯定能带动家乡致富。”
       其实,陈光明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因为,每次回乡,看到家乡有面貌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父辈们不是面朝黄土就是背朝天,整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年年收入都不高,至今仍在贫困线上,以至个别男青年连个媳妇也娶不上。因此,在朋友劝说下,陈光明决定回乡创业。
        2013年5月,陈光明从东北用车拉回72头小母牛。同年10月,投资300万元建成占地100亩的大型养殖场,并成立自己的公司——淮阳县科润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品种肉牛繁殖、育肥和深加工等。
       万事开头难。因为不懂技术,所以陈光明拉回的小牛犊虽然慢慢长大了,但在一次流行性感冒中,这批已长大的母牛转化成了肺炎,一下子死亡23头,这让陈光明一次性损失18万多元。
       不服输的陈光明哪里跌倒哪时爬。他开始学习技术,学习牛病的防治,学习科学饲养。苦心人天不负,很快他由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一名养牛的“土专家”。


陈光明自己制作二维码

       致富不忘馈乡邻
        陈光明随着饲养技术的成熟,公司越发展越大,牛越养越多,村民见养牛能挣到大钱,便产生养牛的想法。为此,陈光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将牛犊以家庭条件好的5—6头,条件差的2—3头的形式分给农户饲养,由公司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统一销售,以点带面,带动村民投入到养牛事业中来。
        2016年,养殖场一下就消化6000亩地的秸秆1000万斤,仅秸秆一项就增加村民收入100万元,仅此一项他先后安排30人就业,以每人年增收4万元计算,村民共增收120万元;用托养肉牛200多头,每头年收益5000元,又使村民增收100余万元。
        目前,陈光明已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如今,他又与200名贫困户建档立卡并签订了帮扶协议,2017年年底将带动这些贫困户完全脱贫。
        为使养牛利润更大化,陈光明又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光明牛”商标,公司屠宰加工,煮制包装,因市场需求反响很好,大家都需要如此品牌的好牛肉。为进一步使村民尽快脱贫,陈光明又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卖向全国各地,从而创取更大的利润。
       2015年,陈光明已被国家畜牧总局肉牛养殖协会聘请为会员。同年,其公司被共青团河南省委评为青年返乡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2月,陈光明被推选为淮阳县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9月,他又被共青团河南省委表彰为全省10名“脱贫攻坚.豫见青春榜样”之一。
        谈起未来打算,陈光明信心满满地说:“未来几年,公司将再投资1000万元,建设标准化牛舍10栋,100万斤玉米青贮池8座,有机肥加工设施1座。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新型运作模式,将所产牛犊向周边村民出售、寄养,以公司为龙头,扶持发展20-30户存栏在20头以上的肉牛专业养殖户,力争把王店乡打造为中原地区远近闻名的肉牛集散地、优质牛肉加工基地、特色牛肉输出地,使当地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这就是一个37岁党员的真实梦想。目前的陈光明正在以前所未有胆略在新时代下,带领周围村民共同走向致富之路。这既是他的最初梦想,更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原本初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