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薄暮中的花朵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浅予

 一天傍晚,一位年轻的伐木工人在勘察一片森林时,偶然间在森林深处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景:暮霭中,一个黑人小孩正趴在一片盛开的花朵前,跟花说话。
  这个小孩名叫乔治·卡佛,是个孤儿,孤独的他常常来到森林中,把别人扔掉的花栽到林中空地,在森林中建起了一座花园。10岁时,卡佛想读书了。为了读书,他几乎什么零工都做过,但等他完成高中学业,申请大学时,却因为他是黑人,没有大学愿意收他。
  卡佛哭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不久,人们看到一位年轻人每天带着一块黑面包,在图书馆里一边啃着面包,一边贪婪地阅读。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多年以后,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位自学成才的典型。但事情却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了改变——
  一天,在一座教堂里,当众人唱起颂歌时,和进了一个优美的男高音。这声音凄凉,悲怆,就像金志文的《为爱痴狂》,震撼了全场。终于,—位长得像杨坤的白人为他转过了椅子。
  这位“选手”就是卡佛。在接下来的陈述中,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这位白人“导师”,于是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已近而立之年的卡佛进入一所大学就读。从此,他的“星”途一片坦荡:36岁时,他取得了农业硕士学位,成为美国第一个拥有如此高学位的黑人。
  卡佛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我们可以从他的日记中找到答案:“我生命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我的同胞。这么多年来的接受教育,主要的目的在帮助我达到这一个目标。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是上帝赐予我的一把钥匙,可以解开黑人贫穷的锁链。”
  当时,黑人因为读书少,以至于努力耕种,仍吃不饱肚子。卡佛知道,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依靠知识。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卡佛立即前往南方的一所黑人学院,主持新设立的农业系。沿途,他看到贫瘠的土地上稀疏的棉花,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
  多年来,南方的棉花种植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卡佛通过研究发现,种植花生可以提高肥力,但人们不敢冒险,于是,他开始试种。当花生成熟时,拔起一串,用手轻轻一压,花生米喷着香气,像子弹一样从壳里跳了出来,让人怦然心动。
  第二年,不少黑人都种上了花生。收获季节到了,凡是种了花生的人,都咧嘴笑了。没过几年,花生的面积大幅度增加。随着花生面积的扩大,卡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发明大王爱迪生曾以年薪一百万美金礼聘他,但被他拒绝了。
  接下来,卡佛把精力放到了研究花生的其他用途上,竟找到了300种以上的加工方法。他的研究不仅拯救了南方,甚至拯救了整个美国的农业。1939年,他获得了罗斯福奖章,奖章上刻着:“白人和黑人的共同解放者”。
  1943年1月5日,这位被誉为“二十世纪黑人的良知”的伟大农学家以79岁高龄去世,为纪念他,美国国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卡佛纪念日。此时,美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已达500万公顷。小小的黄色花朵,开满了美国大地。
  暮色四合,黑暗笼罩大地,在肥沃的土地下,正孕育着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