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广欣
2016年7月下旬,得知纪希晨先生在京逝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尽管知道纪老已94岁,算得上高寿了,而且也得知他已卧病数年。与此同时也深感惋惜,因为纪老是我国十大著名记者之一,是我国新闻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的辞世是我国新闻战线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是我们家乡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知名人物。
1935年年仅13岁的 纪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伊川县立马回简易师范(即有莘师范)。该学校创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由嵩县东区(今属伊川)一些知名人士和知识分子刘缦堂、马画羲等联袂以马回村永庆寺为地址创办学校。相传商朝贤相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故命名为有莘学校。 学校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1932年春,留日学生黄少坤等又在有莘高等小学校基础上创办了“伊川县立马回简易乡村师范”,1940年国民党伊川县政府将马回师范的师范部及师范生全部搬到县城,有莘学校仅保留小学部,直到伊川县解放。
当时的马回师范 是中国共产党在伊川开展地下活动的较早的基地之一,教师大部分文化程度高,思想进步。金玉如、刘一帆(刘景熙)、裴建章、张吉普、韩均、王亨灵等大多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积极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学校很快成为伊川县的一所先进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回师范更是成为伊川的红色活动中心,有“伊川的红色摇篮”之称。
1937年冬季,中共伊川县委发动组织了“伊川县抗敌后援会”,马回师范 师生与酒后和乐及吕店、平等、白杨等20余所学校师生都先后组织了宣传队。宣传队除在学校周围村庄巡回宣传外,还到边远山区及邻县开展宣传活动。马回师范宣传队被命名为“伊川县抗敌后援会流动工作团第一团”, 纪老与师生们深入到伊川东南的沙园,西南的石埚、乔庄、马涧河及嵩县的杨凹、黄门等地宣传。师生们参加抗日救亡协会,积极创办救亡刊物,对于动员组织民众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7年9月, 纪老加入中国共产党 。
参加革命后纪老的经历人们就清晰了。1938年在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调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工作。1941年至1944年任神府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主席。1945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任《晋绥日报》随军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晋绥新闻训练班主任。1949年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任重庆西南新华日报社城市组组长。1953年起,先后任人民日报四川记者站站长,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1983年参加创办《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1987年参加创办《中国老年报》,任第一副总编辑、社委会主任。主要著作有:《凉山彝族的飞跃》、《时代的足迹》、《二月逆流》等一百多万字的通讯报告。主编书有:《战斗中的朝鲜》、《离退休百科问答》、《战火中的青春》等。纪老参加革命近80年,其中为新闻事业鼓与呼七十余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光荣光辉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纪老虽然少小离家,但他心系桑梓,为家乡莘营村发展不遗余力。为让乡亲多学点知识,他捐出了不少书籍。为帮助贫困家庭孩子上高中、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捐出积蓄四万元设立纪希晨奖学金,奖励村里上高中、大学的孩子们。这在当时该是多大的支出啊!他老家有弟弟、侄子,但他却没给亲人们谋工作,更别说一官半职了。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今天马回村保留有 纪老等13位有莘学校地下党员的图片资料,还有1988年7月25日树立的《有莘学校校庆八十周年纪念碑》及《老革命马加捐资助教碑》,纪老撰写碑文、并题词“耕读伊滨,书香田野”。这些都成为 纪老在有莘学校学习并参加革命活动的珍贵资料。可以说 有莘学校是 纪老 接受进步思想、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为人谦和是纪老的一大美德,我的哥哥也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每年都接父亲去北京住一段时间。得知家乡来人,纪老很高兴,多次邀请父亲去他家聊天,开始父亲有顾虑,担心纪老官大架子大。但经过一聊,感觉他听为人随和,俩人聊得很投机。他比我父亲年长15岁,但他称呼我父亲老弟,很是亲切,拉近了距离。俩人从磨盘山到海峰山,从村里小学到月楼街等旧遗迹,还有早已故去的老人,几乎无所不聊。
纪老对家乡感情至深。 晚年后一直想叶落归根,为此,在村里祖坟专门修了坟墓,但因为种种原因没长眠在家乡,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如今纪老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高风亮节永存、伟岸精神不朽。我在新闻方面成绩微不足道,但作为他的老乡、校友也要学习、弘扬他的心系新闻事业,辛勤笔耕不辍,不懈崇尚真理,甘愿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与优秀品质。在今后的新闻宣传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新闻宣传事业鼓与呼。
(201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