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江德斌
“双12”,是继“双11”之后市民关注的又一个购物节。那么,购物节期间的商品是否真的优惠了?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6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体验式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格在11月11日当天并不是近期低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据12月13日《新京报》)
时至年末,两个网购节相继到来,给网友提供了疯狂购物的机会,网购节销售额也再度攀升。不过,在盘点网购节成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总结问题,往年泛滥成灾的虚假促销、先涨后折等违规行为,在监管部门一再发禁令的情况下,今年又如何呢?从中消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来看,虚假促销、先涨后折等违规行为依然大量存在,说明商家并未严格遵守规定,那么,监管部门就该“亮剑”,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才是。
各大电商平台、商家在宣传网购节时,都以打折促销、低价超值等口号吸引消费者,给人留下的印象商品都太便宜了,不买就亏了,而且错过网购节就要再等一年,宁可现在多花点钱抢购,节后勒紧裤腰带吃土也值得。事实上,确实不少商品比节前要优惠,让消费者抢购获益,但也有部分商家延续虚假促销“套路”,悄悄提高价格再打折,或者玩弄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购买所谓的优惠商品。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在网购节抢购商品,主要就是冲着价格优惠而去,很多人早就选好商品,囤积在购物车里,就等着网购节打折促销时付款,从而节省下银子。可是,部分商家虚构促销价格信息,误导消费者有优惠打折,却趁机吸引流量,违规牟利,让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钱,实则是涉嫌商业欺诈行为,乃是法律和监管部门所禁止的。而且,虚假促销行为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令合法经营者利益受损,亦属于不正当竞争,理应依法予以处罚
在节前,各地监管部门出于防范电商虚假促销,多次约谈各大平台,并下发相关禁令,督促电商平台规范管理,杜绝出现虚假促销违规行为。可见,电商平台负有管理职责,需对商家的虚假促销行为承担责任,应根据平台销售统计数据,排查存在虚假促销行为的商品和商家,并依规对其开罚单,严重的应封号处理。
监管部门也要行动起来,不能止步于禁令,应对商家的虚假促销行为采证,依法加以处罚,鼓励和支持消费者维权,开辟快速维权通道。同时,为了防范商家虚假促销,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电商价格变化对比预警系统,即时跟踪商家促销信息,排查虚假促销价格,从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消费者被骗的概率。
时至年末,两个网购节相继到来,给网友提供了疯狂购物的机会,网购节销售额也再度攀升。不过,在盘点网购节成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总结问题,往年泛滥成灾的虚假促销、先涨后折等违规行为,在监管部门一再发禁令的情况下,今年又如何呢?从中消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来看,虚假促销、先涨后折等违规行为依然大量存在,说明商家并未严格遵守规定,那么,监管部门就该“亮剑”,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才是。
各大电商平台、商家在宣传网购节时,都以打折促销、低价超值等口号吸引消费者,给人留下的印象商品都太便宜了,不买就亏了,而且错过网购节就要再等一年,宁可现在多花点钱抢购,节后勒紧裤腰带吃土也值得。事实上,确实不少商品比节前要优惠,让消费者抢购获益,但也有部分商家延续虚假促销“套路”,悄悄提高价格再打折,或者玩弄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购买所谓的优惠商品。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在网购节抢购商品,主要就是冲着价格优惠而去,很多人早就选好商品,囤积在购物车里,就等着网购节打折促销时付款,从而节省下银子。可是,部分商家虚构促销价格信息,误导消费者有优惠打折,却趁机吸引流量,违规牟利,让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钱,实则是涉嫌商业欺诈行为,乃是法律和监管部门所禁止的。而且,虚假促销行为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令合法经营者利益受损,亦属于不正当竞争,理应依法予以处罚
在节前,各地监管部门出于防范电商虚假促销,多次约谈各大平台,并下发相关禁令,督促电商平台规范管理,杜绝出现虚假促销违规行为。可见,电商平台负有管理职责,需对商家的虚假促销行为承担责任,应根据平台销售统计数据,排查存在虚假促销行为的商品和商家,并依规对其开罚单,严重的应封号处理。
监管部门也要行动起来,不能止步于禁令,应对商家的虚假促销行为采证,依法加以处罚,鼓励和支持消费者维权,开辟快速维权通道。同时,为了防范商家虚假促销,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电商价格变化对比预警系统,即时跟踪商家促销信息,排查虚假促销价格,从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消费者被骗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