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品读经典——学生作文欣赏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曹同潇

        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了读经典之风。这种现象可喜可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也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经典的魅力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经典肯定是名著,名著却不一定是经典,只有经得起时间淘洗并可以重复阅读的名著才可能是经典。经典是一份幸存者的名单,因为它们一要得到保存,二要流传,三要进入公认的文学史学。进入各种选本和大学教科书,最后进入文学史,这是它们得以流传和承认的大致历程。但这个历程还只是一个没有最终定论的过程,因为可能进入过多或被误判,遴选者的评判标准过于宽松甚至出了偏差。由于这种种不确定性,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曾经被认为毫无疑问的最后可能出局,曾经被忽略和被淘汰的,最终可能被重新发现。所以经典作品只是在事后的历史视角才被看作是经典作品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把经典的桂冠献给一部刚刚出版的作品,不知是因为天真还是出于阿谀。

        对经典的阅读、对经典的理解,每个人、每个时代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同。比如,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千百年以来,这仿佛成了读书人漫卷诗书随心所欲的最佳辩护词,但陶渊明很可能仅仅是用这种说法自我标榜,因为他所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崇尚任性、放诞和自由的风气。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此曾有论及,他觉得陶渊明实在不过是装装样子,故意将话说得极端,但其实,他却很可能在读书的事情上剖根究底痛下过不少功夫,如若不然,怎么可能写得出那样美轮美奂的传世美文呢?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注重传统经典的阅读,或许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所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个人认为,读经典益处多多。经典赋予我们认知能力,认知自我和世界;赋予我们感受美的能力,抵抗丑和创造美;赋予我们懂得人生终极价值的能力,拒绝平庸委琐,追求尊严和自由……阅读经典并从中汲取营养,应该成为每个文化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十余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手机与网络的普及所造成的阅读冲击,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时间减少,而经典的阅读时间就更少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两三年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特别重视推广传统经典书籍的阅读。

        现在有个流行句式叫“打开……的正确方式”。在此,我愿以很真诚的态度来借用:阅读经典是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因为只有人类自己创造的,又历经时间淘洗的经典,才集中体现了古今中外的智慧。其中文学经典更是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使假恶丑暴露无遗。在这个价值发生惑乱的时代,多读一点经典,也许可以使人们,尤其是我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有一颗纯真而睿智之心。         郑州中学高三(6)班 曹同潇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