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刘祥亮
形神兼备 格调高雅
——王延林的人物画艺术
艺术简介
王延林,男,笔名雨石,1849年2月生于山东青州,曾任青州画院书画创作室主任。现为河北省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振鸣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联谊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人物画艺委会副主席,青州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青州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王延林笔名雨石,别署听雨轩主,自幼喜爱书画与文学,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专业书画创作,人物、花鸟、山水皆有涉猎,尤擅人物。
人物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历代人物画家层出不穷,如阎立本、吴道子、贯休、李公麟、任伯年、蒋兆和、戴敦邦等。为了画好人物,他不仅向古人学习,向当今名家请教,并走南闯北,深入工厂乡村,画了上千幅素描,夯实了人物造型基础。

人物画最难把握的是线条的勾勒点染,线条的把握也最能体现画家的功力与技巧。他在精心研究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历代大家用墨及用笔方法,同时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绘画技巧,甚至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铁线银钩之间,线条飞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到唐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画家,王延林根据唐诗的内容和意境,创作出了大型古装人物画《唐人诗意》。无论是“回望射雕处”的将军,还是“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游侠少年;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景,还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内地风貌,那飘逸俊拔的线条,超凡脱俗的造型,淡雅清丽的设色,都艺术地描绘了盛唐时期的历史画卷。且画面雄浑博大,气势恢弘,意境深邃,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由于王延林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李清照》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书画大展中获银奖;《苏武牧羊》在庆祝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展和“中原杯”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中皆获荣誉金奖;《屈子行吟图》在海峡两岸名家邀请展和“美林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展中皆获银奖;《对弈图》获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展金奖;《唐人诗意》获在巴黎举办的国际书画作品展览最高奖——国际金奖。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展和联展。作品在《美术报》、《国画家》、《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