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卖空气”是现实版城市寓言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何旭

       雾霾的频繁出现催生了一个新的商品交易——“卖空气”。记者注意到,标称来自山东威海,甚至从新西兰等地代购而来的空气,在电商网站及微信朋友圈里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售价从5元到200多元不等,包装既有简易的矿泉水瓶装,也有带“呼吸面罩”的压力容器装。(11月29日 北京青年报)

  苏轼曾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清风”指的就是流动的清新空气,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如今看来似乎有些不大适用了:在不少大中城市,一到秋冬季节,灰蒙蒙的雾霾围攻城市,人们不得不戴上口罩躲霾、避霾。
  人们纷纷逃离十面霾伏的城市,来到空气清新的山里度假,但周末时间很短,短暂的假期过后,还是要回到那个空气污浊的城市工作、生活。 在此语境下,嗅觉灵敏的商家拿好空气作噱头,在网上出售新鲜空气。可是,这种办法相对于污染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过,细细想来,正是因为新鲜空气稀缺、空气污染严重才导致了新鲜空气“热卖”的行情。
  从这个意义而言,抛开商家“卖空气”的噱头或者炒作,这种闻霾而动的做法可以说是商机更是一种警示。“空气也能卖钱”本来是个笑话,却成现实了,这份苦涩你我都懂——不要觉得只要GDP上去了裤兜鼓了,污不污染无所谓,透支环境资源破坏性发展的后果注定是生态之殇。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参与,只有从政府到公民,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并切实投入环保行动中,生态环境才能日益净化,新鲜空气才能无处不在。如果能做到这些,“卖空气”只能是让人会心一笑的闹剧,而倘若“卖空气”果真风行各地,甚至形成规模化产业,政府部门和公众又将情何以堪?这些或许才是最值得思考之处。
  从这个角度看,“卖空气”是一则现实版城市寓言,它的出现未必是坏事——寓言会提醒你我,把爱护环境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到每个人的意识里去,印记于心。落实于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