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若雨
手枪慢射项目决赛要求高度精力集中,这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才能铸就一位优秀的射手。一名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成长过程,都是从基层启蒙训练开始。然后,逐步升入到高层次专项训练,直至取得优异成绩,达到理想愿望而成功。而在决赛短短的时间内,是最能体现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射击运动员,决赛中会发生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要有针对的提高能力,才能应对决赛。
2017年1月1日起,国际射联章程与规则已为下一个四年进行了更新,在2013年1月1日更改的射击项目决赛规则基础上修改为:每组3发将增加为每组5发,时间为250秒。前两组五发过后,每两发淘汰一人,并且把单发时间改为50秒每发。这个规则在2017年1月1日起生效。从2013年起规则的变化带给射击运动员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要打破原有的习惯和战术。要迅速适应新决赛规则下带来的压力,淘汰赛制要求每一枪成绩都要高,如果出现失误基本很难找回,所以决赛从第一枪开始都要要求成绩尽可能的高。
二、比赛能力不足及成因
怯场、焦虑、紧张、精力不集中和预想比赛结果这些都是经常性的问题,在心理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射手很容易打乱自己的节奏,不利于比赛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三名现在业余训练队中训练队员(均为男性),具体情况如下:徐莫寒身高165cm,年龄12岁,体重55kg,训练年限1年;郭奕昂身高173cm,年龄14岁,体重77.5kg,训练年限1年;董逸凡身高177cm,年龄16岁,体重60kg,训练年限1年。
2.研究方法
通过对这三名队员的观察,运用技术和心理结合的测验(检验比赛成绩及名次)利用高精度光电测试仪进行观察。使用高精度光电测试仪(这里代称激光枪)来测试这三名队员压板机情况和在瞄区中晃动的保持情况记录并分析。记录情况如下:
精力不集中:压板机力量不连续,有扣扣停停的表现;扣扳机力量不稳定,压板机力量曲线浮动比较大;预压不够,不能完全做到提前压实扳机进入瞄区。
稳定性不足:在瞄区中晃动过大,力量不平稳,做动作不扎实,在瞄区中做不到适时击发,总是瞄很久才响枪。
协调能力差:瞄扣配合不好,在瞄准时压板机容易破坏力量的平衡和稳定,导致远弹出现。
技术训练内容:在三个月时间实验中,运用激光枪,观察晃动和压板机量是否均匀,以锻炼基本功为主,减少对环数的概念,养成正确思维模式。第一个月主要多练空枪减少实弹量,扎实基础,体会瞄扣协调配合,规范操作程序,改正不良习惯。第二个月逐渐增加实弹量,多以体会和密度为主,增加动作预报并登记弹着位置。最后一个月分为两小周训练周期,前两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单组要求射击,每周最后两天打40发练习,并增加决赛练习。最后两周,以单组要求训练为主,每堂训练课保证120发左右实弹量,增加体能及耐力,与女子手枪打对抗练习,产生前八名打决赛,按照决赛标准下达口令。在这三个月整体训练内容里增加实验内容,不断复述,目的在于养成积极思维习惯。
心理训练内容:呼吸调整节奏 ;精力集中;心理暗示; 放松、保持信心。
1.实验前运动员考核成绩
由于队员没有决赛的经历,只有在日常训练中模拟比赛情况打完整24发决赛,实验前成绩如下:徐莫寒资格(60发)赛537环,决赛(24发)223.3环;郭奕昂资格赛520环,决赛219.9环;董逸凡资格赛512环,决赛231.4环。
2.运动员实验后成绩
由于队员没有决赛的经历,只有在日常训练中模拟比赛情况打完整24发决赛成绩如下:徐莫寒资格(60发)赛539环,决赛(24发)231.5环;郭奕昂资格赛533环,决赛224.6.9环;董逸凡资格赛520环,决赛232环。实验前与实验后徐莫寒、郭奕昂的资格赛成绩和决赛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最高提升了近10环,董逸凡成绩相对稳定一些,这说明在实验后在日常训练中已经有所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三个月的实验中,不断加深三名队员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体会瞄扣配合协调用力,稳定性、协调性,精力集中成都也有很大的提升,从实验前到实验后,决赛和资格赛成绩普遍提升。
2.建议
养成一个连续、平稳、大胆、果断的压板机动作习惯,配合着平稳的晃动,放开瞄区自然响枪,在瞄区中适时击发,达到压板机带动瞄准,思想和心理的压力与变化就会减少很多很多,技术动作很流畅,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无限放大。另外,在业余队训练中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每次训练课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不影响技术动作的成长下,增加一些针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