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抓好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2月2日下午,郑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邀请中原区检察院检察官、该校法治副校长朱妍做了题为《拒绝欺凌,拥抱美好明天》的法制教育报告。报告会设立主会场和分会场,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由德育副校长石海洲主持。
朱校长在报告中讲到,法律就在你我身边,希望同学们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既不违法,又能用法保护自己。明确法律规定的几个年龄界限:14岁、16岁和18岁,明白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
朱校长明确期望,不要成为施暴者!法律是有红线的!当大哥或大姐的虚荣心、逞强耍横、好勇斗狠、争风吃醋、贪小便宜、无视规则的不良品性,以为打个架没什么的淡薄法律意识,纠集校内外同学“说事、平事”的鲁莽行事,就可能成为施暴者,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后续的问题将是牵涉到双方家庭的一堆事。同学们一定要冷静、理智的辨别身边不同的人和事,自觉抵制一些影视作品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朱校长也明确支招:“面对伤害,不要沉默。”因为你的沉默使施暴行为没有任何成本和后果,换来的不是同情和停止施暴,只会是变本加厉的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软暴力和硬暴力,未必被打了才是受到了校园暴力。因而,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家长和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把郁闷和烦恼倾述出来,在紧急状况下,依法运用好“正当防卫”。
此外,朱校长还结合校外可能遇到的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等提醒和教育学生要提高防范辨别意识,莫贪小便宜。
最后,石校长做总结发言,代表学校向朱校长表示感谢,并提醒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同学关系,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朱校长的报告言简意赅,直击重点,有真情叮嘱,有案例警示,有技巧支招,在课前、课后也不乏对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的关心和引导。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课后反馈收获很大。
相信这场讲座对学生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希望广大学生能够以阳光、大气的心态看待身边人和事,同时,也提醒家长朋友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如何交友择友、如何做人做事等方面加强引导。(张孟娟)
郑州三十六中开展宪法宣传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