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从小是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这个别人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认,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有对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期盼心理,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他人优秀,成为一种或多种环境中的焦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期盼都能得到慰藉。
当心中所想和现实构成反差的时候,“别人家”的对比就出现了。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她)并不见得比我好多少啊,为什么所有人都拿他跟我比。
当这种思考出现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从而奋发图强,努力奋斗,力争上游。第二种,逆反心理,同时对“别人”产生厌恶心理。前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通过对比,激发自己心中的原始渴望,不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这是一种可取的社会走向。后者却由于这种现象的蔓延,则会不断加深两个本体的矛盾,我们称他是优秀的诅咒。
我认识一个女生,从小品学兼优,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有一天她微信跟我说,“这么久以来,以为离开了,就不会再有那种感觉,原来背负着这样的光环罪名还是累”我听了以后,大为吃惊。她从那个小就那种很讨家长老师欢心的学生,听父母的话,成绩很好,是老师们的宠儿。那个时候听父母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人家某某怎么怎么样,你要跟人家学学怎么怎么之类的话。这样的一个女生,相貌不错,友考到了一个不错的大学,竟然把光环定义为罪名!我实在不能的理解,从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知道了原委。
从小被当做榜样的她,从来都被灌输一切都要在前面的思想,没有假期、没有娱乐。生活里全是各种补习班。第一次考试得双百,以后的考试得九十九就是退步。由于经常被当做典范,荣誉一直被霸占,很少有女孩子愿意跟她一起。班里有什么活动班长都会找她,你优秀啊,你不干谁干……一直被排斥的她终于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原以为这些感觉都会烟消云散。结果认识她的同学在向别人介绍她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她啊,很优秀,没怎么交流过,她好像不怎么喜欢跟人交流”也许只是那个同学对她之前学习生活的概括,结果有很多的学生心理促使大学学生对她也是敬而远之。
让她终于爆发的点在于假期回家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时间还早,她就去学校接她的弟弟,刚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了她之前的老师,老师看到她很高兴,简单的寒暄过后,弟弟放学了,弟弟看到她后,没有想象的那抹惊喜。一副蓦然冷酷的样子,自己在前面走了,她急忙跟老师打完招呼后,就跟在后面,一路上没有一句话。直到回到家里,父母已经开始看弟弟的考试成绩了,父亲眉头紧凑,“怎么考的这麽差,你姐姐以前学习可不这样”这句话来自奶奶的无心,刚巧她回来就听到这句话,再一看弟弟,愤怒的眼神,攥紧的拳头,她隐隐觉的不安。果然,“又是某某(她的名字),你们都觉得她好,要她就行了,谁让你们生我出来的”她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张卷子就扔到她脸上“就是因为你,老师整天说你多好,我是你弟弟就不该学习不好,什么都不该干……”听完弟弟的咆哮般的控诉,她怔住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因为你的XX很优秀,所以你不该和狐朋狗友一起玩游戏、打架,你就应该追上XX的脚步,跟他一样优秀。你不能出现什么错误,因为你可是优秀的XX的亲属啊。这种因果关系比比皆是,这是对优秀的一种承认,对优秀的载体“你的xx”的认可。但是,这也在无形中注入了一种绑架,加深了“你”的自卑感和非独立人的自由感。凭什么就因为我和他有一种血缘、亲属的关系,就要在我身上贴上“不能”和“只能”的标签,我就是我啊,不一样的烟火才对,为什么要复制粘跌别人的人生?他很优秀,我在这方面不如他,不代表我再别的地方没有见地,为什么非要我跟他相比?我的确是没有他学习不好、没有他工作能力强,可是我就非要跟他一样我才能被亲属、被社会承认吗?
我们都想要被温柔以待、被包容、被谅解。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这些优秀人物的亲属呢,为什么要拿别人的幸福感作为另一个人痛苦感的来源呢。
别让优秀成为一种诅咒。我们从来都不排斥优秀,相反我们倡导更多的人通过努力获得优秀的赞誉,优秀的功绩,我们坚信榜样的力量,但是我们不标榜任何一个人,不给任何人贴标签。我们更注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是个善于学习和铭记的民族,我们要记得优秀的人物,优秀的事迹。但是我们更该记住优秀的是优秀本身,不是捆绑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枷锁。与我们个人而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作者系信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