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南阳医专:聚力网络思政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的背景下,南阳医专贴近抗击疫情的实际、贴近互联网时代的实际、贴近学生居家封闭生活的实际,精心打造“仲景学堂”,做活疫情下的思政课。

  坚持“三大原则”,全方位筑牢网络高地

  南阳医专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立德树人的能力,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党委书记全新明通过网络播放平台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思政第一课,提振精神,坚定信心。为了不让思政教育在疫情期间断档,校党委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四个一”(即起草一个方案,建立一个平台,育好一支队伍,打响一个品牌),研究部署学校网络思政常态化工作。

  坚持价值引领,主导网络思政主旋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把坚持价值引领作为学生网络思政的核心任务;依托校内外网络信息平台,推进思政教育、学生服务、网络文化、社团互动等深度融合,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使思想引领功能强起来。

  坚持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新期待。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构建资源共享、学习指导、咨询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资源服务体系。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发挥网络指导与服务平台的育人作用,使网络育人环境活起来。

  坚持网上网下,统筹思政教育全覆盖。将网络思政与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注重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政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教育合力,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务求实效性,使思政教育内容形式新起来。

  着力“三个保障”,全过程涵育仲景学子

  立足于医圣故里的医学院校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苍生大医,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的大爱精神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绝好教材。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医学教育工作者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讲好战“疫”故事,育好仲景传人。

  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制订了《南阳医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学工作方案》、《教学工作网络化管理实施方案》、《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保障网络思政建设和网络教学同步开展。

  手段保障。在网络思政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实践“三端六评”教学督导法。即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从教师端、学生端、管理端入手,实现了学生、教师、教研室、系院、督导办、校领导等六个层面的教学评价,横到边、纵到底对在线教学质量全面把控。据调查统计,开课以来,网上听课率达98%以上,总体满意度达97.6%。

  途径保障。为了讲好战“疫”故事,实现网络教学与网络思政相辅相成的“三全”育人格局,学校同步开设了网络思政平台——仲景学堂,党委书记亲自备课,带头讲好开学第一课。一大批骨干教师以坚实的专业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紧跟疫情防控步伐,倾心打造战“疫”网络思政在线课程,为仲景学子学习专业知识、助力疫情防控提供精神支撑。截止目前,已初选出100部战“疫”网络思政作品,接受网上投票和专家评比。

  疫情下,该校毕业生遍及17个省市,从各国各地主动请战到战疫主战场,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等抗疫一线都有该校学生的身影,诠释着仲景学子“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3月12日,意大利《共和国报》在其头版和脸书账号的封面发布了该校13级毕业生刘海婷的抗疫事迹和照片,引发全球网友关注。

  推进“两化合一”,全网化打造时代新人

  通过突出五项任务,扎实推进“六个”活动,将“两化”深度融合(“两化”即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常态化,网络思政与网络教学协同化),统筹推进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灾难和疫情变成教材,完成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突出网络思政内涵建设。立足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实际,通过灵活运用网络平台教育资源,引导仲景学子积极涵养医学知识和医德修养,注重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的知识、科技、文化含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更立体化、动态化,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助推大学生全面成才。

  突出网络思政舆论引导。加强日常网络舆论教育引导,尤其是在敏感话题、特殊时段舆情分析研判,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导向工作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开展仲景文化建设和专业知识学习活动,发挥出各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突出网络思政队伍建设。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标准”,打造强有力的网络思政工作团队。聘任社会知名人士和学校专家、教授为首席专家和特聘教授,建立以教授、博士为主导的网络咨询服务团队;以教学名师、政教部教师为主的思政教育教师骨干队伍;以党政干部、辅导员为主的学工工作队伍;以学生干部为主的网络志愿者队伍,以“四支队伍”为骨干力量,不断加强思政理论学习和网络应用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网络文化圈特点,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的富有时代感召力和战斗力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

  突出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在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小组领导下,持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部署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络教育平台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网络教育平台管理安全有序。

  突出网络思政平台建设。“仲景学堂”专题网站上线,有力推动了校园各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思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构建校园网络思政教育矩阵。校内各部门教育平台板块设计体现引领主旋律、彰显思政教育活力、公共卫生资源共享的特色形式。力争做到图文声像俱全、媒体融合、多姿多彩,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项任务中,丰富网络思政“六个”活动载体,在网络平台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定期组织一次网上家访活动。通过网络视频、网络电话等途径,开展网上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及在家表现,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将学校的温暖及时送到学生家庭,使网上家访成为家校共建的新渠道。

  定期组织一次网上主题班会。结合学习、实习、生活实际,聚焦“感恩、信心、爱国、责任、担当”等关键词,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坚定投身医学事业的理想信念。

  定期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医学专业优势,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服务社会作用。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为基层群众、亲朋好友开展网上健康常识宣传、心理健康辅导,积极传播正能量。在实践中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建设一批网络思政精品课程和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网络思政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增强知识传授的道德教化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加强网络思政科学研究,成立校系两级网络思政工作室,挖掘思政元素,打造特色亮点,定期对网络育人工作进展进行检查,使网络思政教育与教学科研、学生实践、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提高网络思政工作成效。

  推送一批优秀电子图书资源。积极发挥学校图书资源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多种渠道,推送一批优秀电子图书资源,使广大师生随时随地及时获取文献资源,更加便捷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科研。

  挖掘一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深入挖掘学校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特别是近期奋战在抗疫一线、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推送一批有温度、有人情味、有力量的典型报道,生动展现学校附属医院、优秀毕业生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和网络思政教育成果。通过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领广大学生树立医学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在无人、无时、无事、无处不网时代,积极探索网络思政在大学生价值引领、成长服务、学习指导上的功能效用,使其体现时代性,增强实效性,对于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意义重大。南阳医专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把握新规律、新机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实现“三全育人”网上网下同发力,开创了思政工作新局面,营建了铸魂育人新生态。(杨金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