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王一风
野战军挺进中原后,孙彦维先后参加了解放新乡,焦作武陟、修武的战斗,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青春和热血。
有一盏炽热的煤油灯,它是活着的历史,在艰难的环境下,这盏煤油灯有着厚重的过往,照亮革命路上的前途与方向,见证历史的一圈圈光晕。
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公司退休职工孙菊花家里,就珍藏着这盏将近百年历史的老式煤油灯。那跳动的火苗,温暖着岁月的记忆,那如豆之光,在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见证了她整个家族的沧桑变迁,见证了她父亲孙彦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
走进鹤壁市淇滨区福汇佳苑小区孙菊花家,走廊尽头摆放的老式桌椅上放着一盏老式煤油灯,形似神话故事里的阿拉丁神灯,放在一个高约50厘米、木头制成的灯架上,灯架顶部的灯座已经被熏黑。孙菊花说,这盏煤油灯连同那套老式桌椅都是从山西老家带来的。
孙菊花的父亲名叫孙彦维,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仰天村。1931年9·18事变后,同全国一样,山西也陷入战火之中,榆社县每个村子都有被日本鬼子杀害的百姓,被烧毁的房屋。孙彦维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队伍中,他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39年11月由地下党员杜四只介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就是这盏不起眼的煤油灯照亮了孙彦维的革命路。
擦拭着煤油灯,孙菊华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记忆中父亲讲述的岁月过往也一一展现在眼前。
抗日战争时期,她的父亲孙彦维从事的是党的地下工作,因为怕被敌人发现,和组织碰头、开会的时间多选在深夜。每当晚上听到“咚咚咚”三下敲门声,孙彦维就拿着煤油灯出门去了,有时一走好多天不回来,家里人问他去做什么了,他都以各种借口瞒过去,大家都以为他是贪玩不回家。孙彦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孙菊花的爷爷奶奶都不知道,就连孙菊花的母亲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的。
地下党开会经常变换地点,有时在古墓里,有时在荒无人烟的山洞里,此时这盏煤油灯已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灯光虽微弱,却照亮希望……
一天,日本鬼子突然带着汉奸来到仰天村,全村都被搜了个遍,但是他们一无所获。因为怀疑孙彦维是地下党,为首的一个日本军官便气急败坏地抽出长刀向孙彦维父亲的腿上砍去。老人腿上顿时鲜血直流,他强忍疼痛,坚持说孩子是因为贪玩不在家,这才算是躲过一劫。
而另外一位和孙彦维一起参加地下工作的同村村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被敌人抓住,危急时刻把字条塞进嘴里。日本鬼子把他吊在树上试图用刺刀撬开他的嘴,他宁死不屈,牺牲前还不忘把字条咽到肚子里。
抗日战争期间,榆社县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多次粉碎日寇第六十二师团和日伪军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1945年遵照朱德总司令对日展开反攻命令,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对日伪军发动反攻,敌寇节节败退。孙彦维的大儿子出生仅40天,他就离家跟随部队投身革命。那几年,孙彦维的妻子就在煤油灯下给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战士缝制衣裳、做鞋子,时刻牵挂着丈夫。一直到大儿子4岁多,孙彦维在离村子不远的左权县开会,才回家一趟,给家里人留下5角钱,又匆匆离开了。
1947年孙彦维随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英勇的刘邓野战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强渡成功,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孙菊花说,父亲曾经告诉她,强渡黄河时,战士们纷纷唱起《大渡河》来鼓舞士气,父亲还教她唱了这首歌。说着说着,孙菊花唱了起来:“大渡河流水浪滔滔,英勇的红军来渡河。我们真顽强,战胜疲劳,克服一切困难,下决心我们要渡河……”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鹤壁建设煤矿,为支援地方建设,按照组织安排,孙彦维来到鹤壁矿务局一矿从事后勤工作。后勤工作经常要处理繁杂的事务,但是他依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管在哪里都要发光发热。
孙菊花说,父亲工作之余,晚上经常在煤油灯下跟她讲以前的战斗故事,那盏煤油灯和父亲的革命经历一起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我父亲常说共产党打江山不容易,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对这盏煤油灯有很深的感情。”孙菊花边说边用手抚摸着煤油灯,思绪仿佛也回到父亲讲述的那往日的峥嵘岁月里。
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1969年,孙彦维却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7岁。但是煤油灯依然陪伴着他们全家,就像父亲的精神还在。孙菊花经常在煤油灯下,跟着母亲一起编柳筐,做针线活儿。微风中,煤油灯的灯光忽明忽暗地上下跳动着,那小小的火苗照不了多远,家人们只能围灯而坐。在灯光下,还有母亲支起夹板纳鞋底,或者缝缝补补的身影。它那如豆之光,照亮了未来。孙菊花说,这盏灯不仅照亮了父亲的革命路,也照进了如今全家的幸福生活,她和家人会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