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萍
在全党全国齐动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下,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地处黄河深滩区的河南宏达集团,在董事长尚广强的带领下,25年来不间断进行扶贫济困,使周围2700余户、1万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尚广强,一个土生土长的滩区汉子。从1994年带领24名村民创立宏达胶合板厂开始,25年来,硬是把一个小作坊的木材加工厂发展成为下辖10个子公司、拥有员工1200多人的企业集团。尽管尚广强早已功成名就,但是作为一名滩区农民的本色却不曾改变,每天到集团下属的各个企业转转看看,和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成为他20多年来不变的习惯。
记者跟随尚广强在企业转了一圈发现,几乎所有的员工对他都很熟悉,和他聊天也很自然。尚广强自豪地说:“在宏达,职工见老板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大家吃饭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这不仅让自己能够了解第一手资料,还成为宏达形成强大凝聚力,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荒庄村以前都是土路,现在都铺成柏油路了。把周边的贫困户也都带起来了,都来这上班了。周围的一些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每月都来公司领三到五百块钱,让他生活有个保障。”在门口执勤的尚建厂说道。
尚建厂是韩董庄镇荒庄村人,因为先天残疾,身高不足1.4米,身体单薄干不得重活,加之父母年迈,一般情况下,这在农村一定是最困难的家庭。可是尚建厂却早已脱贫,家里还盖起了两层小楼。这都得益于尚广强和宏达集团的帮助,从建厂开始,尚广强就把他吸纳为正式员工。心怀感激的尚建厂非常珍惜难得的工作机会,任何时候都尽职尽责,不仅成了企业的“铁大门”,还自学了磨锯手艺,成为木业公司不可或缺的磨锯工。如今,尚建厂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还享受企业的“五险一金”,经济状况一点也不比普通人差。
尚广强告诉记者,在宏达像尚建厂这样的残疾人还有五六十个,企业从不认为这是个负担。因为从1994年建厂开始,他和最初的24名员工就致力扶贫济困,还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办公室,而且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党支部,树立了“以人为本 、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经营理念。如今,在尚广强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一个创业时期常用的人力车车轮,就是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因为那种年代,我们都拉着人力车走几百公里,拉七八百公斤的煤,不然的话生活都没法维持。所以放这个人力车轮,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更不能忘党的培养和国家政策对我们的支持。”尚广强说道,“办厂的初衷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滩区老百姓致富,近年来通过村企共建、产业带动、扶贫捐助、科技扶贫、就业扶贫,我们实际带动了几万人,这就是产业报国。2018年税费就交了7000多万,工人工资付出5000多万,扶贫这块没少投入,对社会的公益事业我们又投入了几百万,实际我们就是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尚广强始终把自己当做荒庄村的普通一员,吃住都在村里,谁家有困难都给予帮助。近年来,尚广强和宏达集团不仅为村里修了路,装了路灯,还安排村里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去企业上班,把村里破旧的小学修葺一新,建了所幼儿园,聘请了专业教师,进行文化扶贫,彻底阻断了村子的穷根。
韩董庄镇荒庄小学校长牛改新告诉记者:“出于对家乡父老的一种回报,董事长把我们学校从围墙、大门、 厕所、地面进行了彻底的整改,总共投资十几万元。把原来仅有的属于B级危房的一个教学楼进行了彻底改造,当时的原阳县的一个窗口学校,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不仅如此,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不断深入,尚广强带领宏达集团还主动把帮扶范围扩大到整个原阳和平原示范区,相继承担了10个滩区乡镇228个行政村1957户9700多人的脱贫任务,扶持带动了80多个木材加工点,使两千多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来源,摆脱了贫困。
谈到今后,尚广强说:“现在我个人的想法就是12个字,‘享受苦难 迎接挑战 适应孤独’,时刻让自己不忘初心,让宏达集团在健康道路上稳定发展。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做贡献。只要宏达发展一天,我们就要为扶贫事业加大投入,贫困不止扶贫不休。”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