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村的时候,学会了捉泥鳅。
我打小生活的村庄,土地贫瘠,水湾不多,自然资源匮乏,但我常会捉到一些鱼儿带回家。每次我把捉到的鲫鱼、鲤鱼、鲢鱼和小参条等小杂鱼往地上一横,拍拍胸脯,头一昂说:“今儿又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了。”父亲站在一旁不作声,那时我还不会捉泥鳅。
我在村里上小学,这天是周末,我背起鱼篓就往水湾跑。临近中午,小鱼篓快塞满了鱼,我抬腿一溜小跑回到家。我照例噘着小嘴说:“同去的小伙伴,都只捉了几条小鱼,炒出菜来,连盘底都盖不上呢。”
父亲站在门前,本着脸,腰挺得像个树桩,一句话也没说。没想到,父亲从鱼篓里倒出一大半,一双大手拎起倒出来的鱼,就给和我同去捉鱼的小伙伴家里送去了。回来后,父亲慢吞吞地说:“下次,我去捉一些鱼拿回来。”
父亲忙完地里的农活,背起一个大鱼篓,就去水湾捉鱼。虽然一道道水湾,鱼类资源不多,但当父亲回到家时,大鱼篓里鱼儿满得冒出了尖,比我几次捉到的鱼还多。父亲捉了不少鱼,更多的是像粗绳一样的泥鳅。我看得痴迷,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抓泥鳅,哧溜一下,狡猾的泥鳅钻出我的小手掌,一个个都滑落到地上了。父亲直立在我身边,像个老师,用粗大的手指指着滑溜溜的泥鳅,咬词清晰地说:“你捉到的那些鱼,性情温和,容易上手,虽然捉到不少,也能让我们家的小日子过得好一点,但捉鱼的技术远不能到此为止。”父亲稍一停顿,高着嗓门又说:“要把捉鱼的活儿做到最好,把这门手艺学精,还要苦练本事,学会捉泥鳅,才能让更多的人有鱼吃。”说完,父亲把自己亲手捉来的鱼,分给了更多的邻居去改善生活。
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父亲有一手绝活。这绝活不是猎狐捉兔,也不是伐木作屋,而是捉泥鳅。这看似不起眼的捉泥鳅,父亲可是做到了极致。不管大小水湾,只要有泥鳅,父亲都能捉得篓满盆溢,几乎是手到擒来。水中的泥鳅,不同于其它鱼类,需精心掌握多种方法,还要下到泥巴里,费好大劲儿才能抓住,一不留神,又从手指缝里溜掉了,泥鳅将自身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提高捉鱼技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捉到更多的鱼,我开始跟父亲学捉泥鳅。父亲手把手教我怎样观察水域,用哪些方法才能在深浅不一的水湾,捉到抵抗力极强的泥鳅,又如何在泥巴里下手,才能又巧又准。我在泥水中摸爬滚打,用父亲交给我的方法,一点一滴苦练勤学,自己还在实践中慢慢尝试和摸索,终于有一天,我捉到的泥鳅多起来,各种各样的鱼自然也更多地走进了我的小鱼篓,不仅我家有鱼吃,还帮助了不少邻居呢。
在后来的成长中,我明白了凡事不能基本掌握便自满,有所收获便狂喜。要像父亲捉泥鳅那样,做事情就要学透,做精致。把一件事锁住,把脚板磨炼得更硬,一直走到底,万不可一辈子困在自以为是的骄傲和自满里。有朝一日,在力量和能量的聚集中,就会挖出更深的洞,筑起更高的楼。( 董国宾)
【散文】父亲教我捉泥鳅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董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