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薛召

武陟产业新城是武陟县委、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3日正式完成签约,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秉承“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共建、城乡一体”的战略思维,着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680亿元,合作期限50年。委托区域142.5平方公里,涵5个乡镇、办事处,69个行政村,约15.5万人,其中前期开发区域约10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北至原焦高速、东至武陟县界、西至郑云高速及郑焦城际铁路、南至黄河大堤,预留区域在乔庙镇原焦高速北侧。主要包括詹店新区、木栾新区、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未来将建设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力推规划先行 强抓土地收储
目前,华夏幸福在郑州周边布局的6个区域中,武陟产业新城项目进展最快、建设成效最好,三年来,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0亿元,实施公基建类项目30余个,签约产业项目50余个,签约落地投资额超150亿元,新增财政收入累计10亿元,接待上级有关单位及友邻单位考察500余批次,在主要媒体、刊物报道40余篇,郑云高速嘉应观高速站实行豫A牌照双向免费,创造了产业新城建设的“武陟速度”,在华夏公司内部获得了充分肯定,更是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
产业新城坚持立足于郑焦深度融合来找定位、做规划,努力把产业新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两年多来,共完成各类规划方案17个。一是定位科学。对接融入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战略性引进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北京华高莱斯、AECOM、城市空间、蕾奥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高标准定制城市综合发展三大规划,科学布局,智慧筑城。同时,结合各乡镇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做好了县东四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实现镇域规划全覆盖,为打造幸福和谐、产城共融的现代化新城绘制美丽蓝图。二是新老互动。注重与老城区互动发展,按照“高标准、全覆盖”的要求,编制了覆盖新老城区“1+N”规划体系,完成了城市设计、生态水系、市政等8个专项规划,为新老联动发展、共同提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保障新城项目持续向前推进,产业新城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抓好征迁工作。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新城建设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新城建设氛围,让群众认识到征迁工作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通过实行联乡包村责任制,让每位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实时解决征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加快征迁工作的推进力度。三年以来,先后对高铁门户片区、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片区、嘉应观门户片区等近万亩的土地进行了收储。

搞好城市建设 加快产业发展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成典范”的发展目标,采取先基础后产业、先环境后招商的模式,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一方面,以生态底板增强吸引力。按照“北岸水乡”的定位,以水为脉、以绿为主,把绿色生态作为产业新城的底板,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和上游引水,已建成了龙泽湖、凤仪湖景观湿地公园体系,今年还要启动龙山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另一方面,以功能配套增强承载力。重点实施了路网改造、景观提升和创业大厦等公建项目,不断完善基础功能,迅速提高产业新城的承载力、吸引力。截至目前,武陟规划展览馆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建设完成,对外开放;小岩社区一期四栋楼建设完成,已完成拆迁群众的安置分配工作;昌武路和鸿源路基本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创业大厦、创业路、站前广场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也正全面推进。
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加速招商引资,力促项目落地,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载体,基本完成“三港一中心”建设,产业承载得到提升,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氛围更加和谐。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精准招商优势,瞄准高端装备、都市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产业,加快龙头企业导入,大幅提高产业承载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签约企业50余家,总签约额超150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落地。不断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已累计开工项目20余家,其中建基、伯淼、丰宏、大智、阿里云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已经投产运营;食品园一期项目正在主体施工;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已于今年3月19日集中开工。三是抓好载体建设。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三港一中心”,构建新型产业载体,助力企业择优发展空间。

致力城市运营 助推郑焦融合
2017年初,经武陟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组建了专业的城市运营团队,先后入驻木栾片区、詹店片区,对市政道路、公园绿化等进行全方位维护、养护,通过完善机制、加强联动、加压督导,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绿、美、亮、净、序的高标城市形象。截至目前,华夏城市运营团队约有600人,累计作业面积已达130万平方米,覆盖范围约650万平方米。木栾片区、詹店片区城市形象已基本打造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正稳步推进,已实现委托区域华夏物业全覆盖。
主动顺应发展形势,在郑焦深度融合发展大势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从规划设计、城市建设、交通支撑、产业布局等方面主动对接郑州,积极推动郑焦深度融合工作。
交通支撑方面,继续推行郑云高速嘉应观站与郑州绕城高速12个站点的双向免费通行政策,降低郑武两地通勤成本;谋划建设S228詹店黄河大桥项目,拉近郑武两地通勤距离;全力准备詹店原焦高速开口项目,进一步丰富武陟连接郑州的线路。
产业布局方面,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注重发挥土地、成本等综合优势,积极承接郑州产业转移,抓好丰宏、伯淼、凯隆、建基等10个产业外溢项目落地;积极推动公铁联运物流港建设,吸引郑州物流企业集聚,打造郑北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目前预可研已获批,等待可研批复。( 薛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