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网讯】(豫网-河南门户 王琳)后背的腰骶部有疼痛或者不适感?可能还伴有下肢的放射痛?这可能是“下腰痛”。下腰痛是一种综合征,相关资料显示其患病率超过70%,发病率在35-55岁之间。那么它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分类?怎么治疗呢?2019年5月30日上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发展部举办第一百一十一期“微课堂”线上直播活动。作为郑州市九院微课堂直播第一百一十一期,邀请骨科一病区刘静大夫做了题为《下腰痛的诊断思路》的专题讲座。

微课堂现场,刘大夫就下腰痛的定义、病因、病理机制、分类、诊断流程、诊断思路、诊断分步、治疗要点等方面内容作了阐述讲解。
下腰痛的病因:
1.先天性疾病:骶椎隐裂、移行椎。
2.损伤性疾病: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
3.退行性病变: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关节病、腰椎失稳、椎体骨质疏松。
4.炎性疾患:强直、腰椎结核等。
5.肿瘤疾患。
6.内脏疾患:肾脏疾病、输尿管结合、盆腔炎。
下腰痛的分类:
1.特异性的脊柱病变导致的腰背痛:如肿瘤、结核、感染、骨折性腰痛。
2.非特异性腰背痛:如大部分原因不明,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如:腰扭伤/棘间韧带、劳损
3.神经根性腰背痛:如坐骨神经痛
下腰痛的诊断分五步:
第一步:判断腰痛来源是椎管内还是椎管外
第二步:腰痛来源与骨盆代偿有无关系
第三步:腰痛是炎症还是筋膜损伤导致
第四步:根据病人主诉疼痛部位(大多是牵扯痛)逆向寻找损伤的筋膜.
第五步:根据腰神经分布规律判断腰痛。
下腰痛的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
a.短期可用NSAIDS和弱阿片类药物(考虑不良反应,不超过3个月,优先选择缓慢释放的弱阿片类药物,规律给药而不是痛时给药)。
b.可应用肌松剂缓解疼痛和肌紧张状态。
(尽量选择中枢抑制作用小的肌松剂)
2.物理治疗:推荐运动疗法。
a.运动疗法作为首选方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b.针灸。
c.短期内接受推拿治疗
d.不推荐采用牵引治疗
3.有创治疗:非手术侵入性治疗、外科手术应用存在争议,严格选择适应症。
a.封闭注射和射频消融(目前应用广泛)。
b.手术存在争议。
c.常用治疗慢性腰背痛伴退行性变得手术方法是脊柱融合手术。
专家指出,该病汲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思路,非单一诊断思路。患者主动参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必要的健康教育是确保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