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郭世清 李文涛 安彦瑾
本报记者 郭世清 通讯员 李文涛 安彦瑾
“张留振老师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啦!” 随着9月25日2018马云乡村教师计划180名提名者名单揭晓,鲁山县下汤镇教师张留振一下子在下汤镇传扬开来。他是继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获得者郭占国后,该镇教师队伍中又一位入围者。
鲁山县下汤第四小学松垛沟村地处下汤镇西北深山区,松朵沟学点是个单人独校的学点。张留振,是松垛沟学点校长、班主任、教师、炊事员。
今年50岁的张留振,扎根深山从教31年来,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爱生如子,悉心照料一茬茬孩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一生幸福奠基着色,不遗余力为孩子们创造幸福的乐园,使孩子们有学上,有饭吃,将来都能有个好出路。
松垛沟学点,是远离下汤镇近二十华里的山村学点,这里山高沟深,好像的被外面的世界遗忘的角落,外面的教师都不愿意到这里任教。近15年来,为了山民的孩子们,张留振单独一人坚守在这个只有十余名孩子的山村学点,担当着校长、班主任、教师、炊事员和清洁工等角色,学校的大小事情都得亲耕亲历,亲力亲为。美其名曰:孩子王+杂事儿老总。为了家乡的孩子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他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他一心爱着孩子,一心想让他们走出山沟,他努力工作着。尽管人生的芳华在这山坳里一天天逝去,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为的是山乡的孩子们能好好读书,摆脱愚昧,将来走出大山,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过去的岁月里,离校远的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只能带些干粮。看着这七八岁的孩子,啃着干馍,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课余时间,他从山上捡拾一些干柴,和孩子们一起做饭、吃饭,虽苦忧乐!深山的冬天,天寒地冻,寒冷刺骨,张留振常常提前到校为孩子们生火取暖;夏天山洪爆发时,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发生意外,他把孩子一个个背过河去,并护送孩子们一个个安全到家。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当学校的工作日渐正常时,年轻的代课老师,耐不得学校的孤寂和低待遇,不辞而别南下打工去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张留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寻找代课教师,他白天上课,晚上翻山越岭四处找代课老师,每到一家都是谈条件说待遇,苦口婆心!尽管困难,但难不倒他坚强的意志。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他们走过的路,说过的话,有谁能体会得到?生活虽然充满酸甜苦辣,虽然平淡无奇,但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大山,拿到高中和大学录取通知书,看到他们父母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时,听到邻里乡亲朴实的赞叹,他内心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甘甜和幸福。
山里的孩子上学晚,见识少,知识面窄,家长辅导也跟不上,要想取得好成绩,可以说完全靠老师苦教。学校条件差,没有一件像样的教具。为了让学生能够借助教具更直观的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就利用课余时间自制一些教学用具,针对孩子们的认知特点,把这些学生“喜欢”的东西搬上课堂,让孩子们亲眼看看、动手摸摸,该写的写,该算的算。知识不抽象了,课上的也灵活生动了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有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张留振会把学生带到校外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去感知和领悟。看似扣扣子系鞋带这样的小事情,在孩子们看来又是何等的困难哪。为了让孩子们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他总是设计一些活动或以竞赛等形式进行训练,使他们在欢笑声中掌握了做事的要领。几年下来,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名气也有了。
2000年10月,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村民集资为学校建了新楼房。欣喜之余,新的困惑又随之而来,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厕所,孩子们方便需要来回奔波,藏藏掖掖的。校园里坑坑洼洼,所有的一切都让他不知所措。无奈之下,他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经商的弟弟也捐出几百元钱,盖了一个简易石棉瓦棚做厕所,解决了孩子们的如厕问题。
清贫的日子,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的学校的事务上,但深明大义的妻子没有唠叨,全力在幕后支持他的工作。2002年合点并校时,全县通过笔试、面试,他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中心小学校长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他要调入镇里的某一所中心小学任职了,得知这一消息,他真是激动万分。对于一个山区教师来说,这也许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他知道这是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他的信任与肯定。可他再次犯难了,走了咋办?当时只有他和另外一个教师,三个年级,本来就有一个复式班,两个人还凑合,他走了,只有一个老师能行吗?如果不走,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况且,这里是外地一个老师都不愿来,即便来了也留不住呀!
想着那些可爱的孩子,想着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想着家长无数次的叮嘱。他斟酌再三,果断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坚守在这个生他养他的山村,守着这个他亲手撑起的教学点,守着那父老乡亲的子女们……三十一年的教学生活漫长而短暂,当年的青春容颜已不复存在,留给他的只有清贫和两鬓白发,但他依然一如既往的守好三尺讲台。往日的翻山越岭与起早贪黑,往日的滴滴汗水与求学的坎坷,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从教至今,他们学校成绩显著,教学评估名列全镇前茅,他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2010年11月,他又被评为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张留振这位大山守望者的坚守下,松垛沟村没有一个失学的孩子,并相继走出去了48名大学生,其中研究生有12人,他们有的从医从教,有的远在国外,有的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知天命的张留振,不喜不悲,仍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守望着这个学点的孩子们,他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孩子们的吃喝拉撒都由他去处理。买菜,做饭,挑水,洗碗,刷锅,打扫卫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这一切的一切,繁琐而机械,但他,都没有怨言,仍像一名辛勤的园丁,坚守在那个远离闹市的豫西深山区的一个学点里。
张留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多长,但他知道,面对这么多的山里孩子,做为一个乡村的普通教师,脚下的路依然艰辛而漫长。为了不让这里的留守儿童失学,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条路他会走下去的,一直到永远!